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德里罗的《白噪音》中的生态灾难、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破坏了应有的伦理规范,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主义"为工具,以达到"消费主义"的目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生态恶化的图景,同时也隐含了作家对生态危机和生态伦理失衡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3.
以综合英语I为例,系统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英语专业课程综合英语的改革举措和成效.在教学理念方面,打破教师为中心的思想,秉承产出导向法理论,加强语言输入,重视语言产出.在教学模式方面,利用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创建线上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师生最大限度互动.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语篇讲解,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考核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较之现实常规语言运用,网络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语符运用的超经济性。虽然现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也要遵循经济性原则,这是人类语言运作的一个重要机制,但是网络语境中的言语交际却将这一机制发挥到极致,已经超出了现实常规语境可以允准的范围与限度。这种超经济性催生出大批经济性变异表达形式。本文从人类认知经济性视角进行考察探究,以便从根本上揭示出网络众多变异语言形式的致成动因。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目前外语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大学英语教材和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创建基于“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模式,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