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命活动的层面观照,习作应该是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体现。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是一种真情实感、独立思想的自由表达,是一种实事实写与实情实抒。基于生态作文教学理念,我们倡导还给学生以习作“自由”,即命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构思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题材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体裁要由学生自主选择,立意要坚守儿童立场和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2.
民办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播和创造知识以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义,从自主创新、科学规划、制度建设、观念转变、目的等方面,全面落实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本设计欲摆脱教材、教参与传统观念的束缚,抓住教材中的“亮点”,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阅读,激发学生想像和创造的潜能,努力实践新课标,体现新理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配乐)天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儿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贴云图)2.这时,飞来一群欢快的小鸟,它们唱着歌儿,拍打着翅膀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贴鸟图)二、说说画画,掌握重点1.小鸟们看到这么美、这么多的白云心情会怎么样?(高兴、惊奇)2.瞧,高兴的小鸟们…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八股文"的阴影笼罩,命题的刻板、立意的高深、结构的严谨、章法的规范,严重脱离了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它无视学生的个性,习作的本质,而是把学生"物化"后,简单、机械地按预设的"模式"、"套路"进行训练,小学生就习惯于制造"伪作文".这样训练的结果是学生非但写不好文章,反而导致学生悟性失落,灵性泯灭,人格异化,主体迷失.  相似文献   
5.
罗耀珍 《天津教育》2002,(10):40-41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800个左右,其中1000个会写。”占小学生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识字应在500个左右。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势必会感到吃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成为学习的动力,它会推动人去寻找知识、用心钻研、刻苦学习。为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一、画图画,助识字汉字…  相似文献   
6.
课文《一夜的工作》写作者给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教学中我立足读中学写,一课一得;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把握内容,直奔中心1.继续学习课文:一夜的工作2.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3.指导学生抓住“劳苦”、“简朴”、“多么”等重点词语理解…  相似文献   
7.
《三只白鹤》是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功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持点及课文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两项基础:一是要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会做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自由释放".因此,生态的习作课堂最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存在的状态和方式,努力追求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的有机统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灵独白、情感宣泄和悟性折射.这种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本真和表达,这种基于学生自我生命历程和体验的精神层面的张扬和升华,是生态习作教学中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