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刑讯逼供的根源表面上看是制度问题、思想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技术问题。警察破案能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其识别谎言的能力强弱。谎言识别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可以通过剔除假话、串联真话缩小讯问范围、明确讯问方向,提高破案的效率与准确率,还原案件的本来面貌。因此,开设谎言识别的专业课程、培养谎言识别的专业人才、增强谎言识别的专业能力是遏制刑讯逼供的必经之道。  相似文献   
2.
当代语言学、修辞学大家王希杰先生的“三一”修辞学理论,反愉部修辞学的问题建立在以下三组概念之上: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潜性。这个理论体系抽象出了当代修辞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提高了 修辞学的科学品位和社会功能,因此,可望为21世纪的修辞学研究带来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要获得话语的强刺激效果,就得违背常识、常情、常理、常势,采取使语言独特化、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从言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方式有异化、违背、强化、极端、出错等。  相似文献   
4.
说谎是对交际的偏离,必然留有可察、可查的“偏离”迹象.用于甄别谎言的全息是有关言者、社会、语境、所在言语片段的全息.全息必须真实、正确;全息不一定要“全”,只要够用就行,但一定要够用.如果被发现的偏离全部在全息中找到了其存在的正常性、合理性,那么,该偏离就被说明并非说谎性偏离,被鉴定的言语对象因此被认定为“实话”;如果言语中被发现的偏离有且至少有一项与全息形成矛盾、冲突,那么,该偏离就被全息证实的确是“偏离”,被鉴定的言语对象因此而被认定为“谎言”.谎言的全息审查偏离法为谎言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其过程可以用文字描述、固定,经得起推敲与反证,具有普适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人识法”,是不借助任何外在手段,只依靠人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判断言语真假的方法。人识法一直是识别谎言的重要手段,它文明于刑识法,进步于神识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识法,目前都很难满足认定谎言所需要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其准确性与否,还要取决于识别人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人识法”,是不借助任何外在手段,只依靠人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判断言语真假的方法。人识法一直是识别谎言的重要手段,它文明于刑识法,进步于神识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识法,目前都很难满足认定谎言所需要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其准确性与否,还要取决于识别人的人生阅历、个人经验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给人们提供了表达和解释会话含义的一般手段和判断标准,对分析人的交际意图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引进与应用会话含义理论,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交际理念、提升学生的交际境界,从而提高《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词的功能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它的基本功能,一是它的修辞功能.数词的修辞功能,即它的超常用法所具备的功能.数词有避免枯燥、强调语意、点明主题、凝聚感情、铸造意境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9.
量词的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的辞格是指量词的超常搭配所形成的辞格 ,主要有比喻格、借代格、比拟格、拈连格、通感格、夸张格、反复格、层递格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