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手翻阅一本《意林》旧杂志,我被一个小故事所吸引。有个叫阿静的女士,她的儿子非常内向。一天,她跟儿子玩扑克牌游戏“争上游”。阿静先输一局,新开一局时她摸到了大王,按规则她要向儿子“进贡”大王,但儿子并不像她所预期的那样开心。询问个中缘由,儿子说:“我不想要大王,只想要小六。”原来,再多一张小六就可以凑成一副“四大金刚”了。阿静豁然开朗:原来最好的东西,未必是孩子最想要的东西!这一天,阿静终于给了孩子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个体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自己预设的生活。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3.
正一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现在的中小学在介绍校情时,多数都停留在表面的介绍上,比如,这个图书馆有多少藏书,这个运动场能容纳多少人,这棵大榕树的树龄有多大……却少有深度的介绍:比如,这个图书馆在何时由谁创建,体现什么治学理念;这个运动场最初是靠师生双手建成的,从这里曾经跑出了多少名省市乃至世界冠军;这棵大榕树是第一任校长于何时带领师生在荒地上种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至少  相似文献   
4.
正相对于"惩罚教育",我更喜欢"教育惩罚"。因为后者强调了惩罚的"教育性",也突出了惩罚的重要性。当前,教师谈罚色变,学生遇到惩罚,只要稍不如意,一顶"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就扣过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挑战行为底线的学生日益增多。我们的教育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尴尬。  相似文献   
5.
正一通俗地说,思维就是"想";思维方式就是"想的方法";思维品质就是"想的质量";而思维能力就是"想的本领"。思维品质反映智慧含金量,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等方面;思维能力则是智慧的核心,参与并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  相似文献   
6.
近来,随着企业界“做大做强”口号的流行,随着创办示范校活动的展开,一些校长也开始把“做大做强”挂在嘴边,以致出现了这样一种办学倾向:(1)金玉其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高标准的设施,明显改善了硬件条件。(2)败絮其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模糊的,培养模式是僵化的,学校课程是空白的,队伍建设是滞后的,校园文化是消极的,价值取向是功利的,社区参与是极少的,师生关系是疏远的,设施使用是低效的,质量保障是脆弱的,社会声誉是不佳的。因此,对于“做大做强”这一办学思路,笔者深感担忧。在本文中,“做大做强”指的是“先做大后做强”,“做…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要同时既“做大”又“做强”是不现实的。学校发展的路径是“做强做大”。学校的“做强做大”,校长必须确定清晰可行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做强做大”最终还是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8.
作为培训者的校长对校长培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校长作为校长培训班的教师,站在独特的视角观察校长培训工作,有诸多的反思。校长培训应该从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模式、培训管理、培训者素质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才有可能提高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在“双减政策”推行的今天,人们呼唤魅力教师的涌现。那么,什么是“魅力教师”呢?她担任“实验班”的班主任,平时总是轻声细语,学生却对她言听计从。好几个学生曾因为她而放弃报考顶级院校,誓要报考师范类中文专业,为的是今后也能当一个像她那样的语文老师。她担任初三班主任时,班上好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听说她会跟上高中,就放弃了上其他重点中学的机会,非要继续当她的学生不可。这类小事不胜枚举。她,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人们常把"高分低能"归因于应试教育。"高分"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来获得,而"低能"则缘于思想方法未能内化为根本素质。我们的基础教育仍被解题术与应考术所钳制,致使学生的大脑填塞着太多机械呆板、庞杂零碎的知识而难以转动。应试教育,是选拔式、淘汰式的教育。由于学科思想方法的培育是细工慢活,自然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东西。"分数第一"的升学竞争,使学校普遍出现"知识实、德育虚、智育偏、体育弱、美育空、劳育假"的现象。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