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要掌握‘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规律‘实践论’的学习,对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是有特殊意义的。‘实践论’透澈地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依赖於实践的规律,也就说明了认识事物的全面的客观的过程。怎样掌握这个规律去领导学生学习历史科学将是历史教学法的全部问题,我在这里只准备提出一个局部问题来讨论,就是怎样掌握‘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运动’的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革命为什么是近代史的开端关于近代史开端的时期,苏联历史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达尔力等认为开端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叶菲莫夫认为开端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国现行中学近代史课本却和叶菲莫夫一致的.分期问题,不论在历史学科或者在历史科学中,都是必须解决的.因为"基本的分期是建立在in re(事物的本质上的),因此不仅具有解释的性质,而且具有客观的性质."分期的本身固然是一种解释,但是只有符合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的解释才是正确的,才可能是透澈的.  相似文献   
3.
(一)大業为什么“乱”,貞观为什么“治”貞覌11年(637年),馬周說:“今之戶口,不及隋之什一。”①隋末農民起义的最后一个大浪头、刘黑起义是在武德6年溃散的(623年)。唐朝統一中國14年之后,人口还是这样稀少。馬周这个数字,自然是約略言之,并不正确;而且提出这个数字的目的是在提醒唐太宗注意劳动力缺乏,不要“多营不急之务”,未免有些誇張。但是貞观年間的人口此不上隋朝全盛时期的人口确是事实。隋朝全盛时期有46,019,956口,②唐朝到开元28年(738年)才有48,143,609口,要經过一百年的休养生息才赶上隋朝。这样看來,馬周的話虽不中亦下远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