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跃,男,神经外科教授。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泰山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心脑血管微创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血管神经外科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分会委员、聊城市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李峰,男,副研究员,河南省新乡县人,1986年毕业于河南省百泉农专;2002—2005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进修生物科学系;现任新乡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新乡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新乡市食用菌协会秘书长。他长期致力于食用菌研究,先后完成10个项目的研究,共引进培育了30多个新菌株,在豫北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德国和中国的许多研究部门围绕如何处理钻井废弃泥浆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钻井废弃泥浆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固化、注入地下安全层和土地耕作法。但是这4种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方法,均未能有效解决钻井废弃泥浆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长期严重污染,使被污染的土壤不能得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4.
项目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邹剑秋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梁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囊括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高糖资源创新技术、亲本系创造技术和不同细胞质利用研究,融合了常规育种、辐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DNA导入等育种技术。系统研究了能源甜高梁的遗传基础、选育方向和选育技术。该成果的创新与应用使亲本系集聚了群体材料、zerazera族材料、A1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5.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秉承着以“和谐、创新、务实、高效”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文化,以国土资源政策法律研究为主线,着力建设基础研究、法律服务、监管支撑和决策辅助四个平台,主动为国土资源监管和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在改革创业、转型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超前谋划,改革创新,累计形成各类研究成果300多项,为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服务和支撑国土资源监管与决策的重要思想库。  相似文献   
6.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十二家法人单位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子午工程项目法人,总体负责子午工程的建设、运行以及后续发展工作。子午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2012年整体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7.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同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探讨并提出了2型糖尿病新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深入研究了新治疗方案中胰岛素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机制,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完善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做出了贡献。项目组发表SCI论著47篇,研究结果被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国际学术组织较广泛引用,研究成果也已成为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2型糖尿病治疗新指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背景 IDO是一种细胞内含亚铁血红素的酶,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许多组织和细胞中,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KP)分解代谢生成包括神经毒素喹啉酸(QUIN)在内的一些代谢产物。IDO和KP在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DO还具有免疫耐受功能,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柑橘生产大国,长期受困于种苗带毒率高、疫病监控和配套良法滞后等问题。为突破无毒化进程慢、育苗水平低、配套良法和预警滞后等技术瓶颈,西南大学周常勇博士带领团队启动了“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通过系统研究,构建了国际先进的适应大发展的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技术体系,实现了疫病快速监测与预警,通过创新良种推广模式,推动了我国柑橘产业结构优化,取得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成果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包括:周常勇、熊伟、白先进、唐科志、吴正亮、李莉、赵小龙、李太盛、张才建、杨方云等。  相似文献   
10.
王晓亮,1963年生,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砷化镓微波毫米波单片和模块电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