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试行分类,引出探究问题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新的材料,下面,哪个小组想说一下你们都搜集到了哪些物品?  相似文献   
2.
“水流产生力量吗”一课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中的最后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学生研究了水的浮力、水的压力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水的冲力和水流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力量大,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知道科学探究学习涉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自己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对水科学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水力的应用知识。教前准备:活动设计记录单、探究实验记录单,水轮、水槽…  相似文献   
3.
一、精心设计探究学习的全过程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了落实这一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做了精心设计。应当承认三年级的科学学习还是起始阶段,应注意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应当是一种有导引的探究过程。因此,我们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教学时,我们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简约为5个环节,为了体现“扶”的特点,在提出问题阶段,我们恰当地选择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以便他们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探究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很重要。在“玻璃与塑料”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较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