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翟鹤 《大观周刊》2012,(16):212-212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增强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需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相应文化的发展。因此,只有的发展才能带动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作为托起未来科技新星的科技辅导教师们,在这场以“实践和创新”为主题的索质教育大潮中,要起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中德两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的历程,确立教学工作在各国高校中的基础地位,分析我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内涵,从机制建设、文化建设、项目依托等方面研究,探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双元学习中,由于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并不是单一的机构,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整体教育质量的保证,从而达到合作双方的完美结合,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中,针对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存在制度真空,高职教师入职标准与‘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缺失"[1]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教师资格的条件导向,关注的是学历及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学能力;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条件导向,关注的是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偏重于教学效果,这两方面的指标均属于结果性指标,无法通过这两个指标发现,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因此,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必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观点已被高职教育界接受。职业教育应建立长效师资培养机制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师资队伍聘用与管理的效益,在此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