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930年,卡尔森大学毕业后来到纽约一家电子公司当办事员。2.他每天的工作是打印书信、抄写文稿、复制图片报表等,累极了。  相似文献   
2.
老古 《良师》2003,(10)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EM”生物技术吗?“EM”既不是化肥也不是农药,而是由80多种微生物培育出的一种复合菌群。“EM”的重要用途是降解土壤中化肥和农药残留的有害成分,恢复原有的微生物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作物的增产,还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日本,水稻施用“EM”后,增产显著,而且米质好,味道香。“EM”对蔬菜、水果的作用也非常惊人。黄瓜秧一个节一般只结一根黄瓜,用了“EM”后,每节可结出四五根黄瓜。“EM”与饲料进行合理配制,成为新型的“EM”饲料。禽畜食后,有益的微生物迅速繁殖,除帮助消化、吸收外,还能增…  相似文献   
3.
老古 《今日中学生》2007,(32):17-18
自然界里温度差普遍存在,存在温度差处,必然有高温处与低温处之分。那么,这两处有什么变化发生呢?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身体温度通常是37℃,而周围环境气温  相似文献   
4.
公鸡与狐狸     
老古  庆先 《良师》2004,(21)
~~公鸡与狐狸@老古 @庆先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有一位年轻的读书人名叫王庠 ,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班固写的《汉书》着实研读了一番 ,自认为对西汉历史已精通。有一天 ,他去拜访大文豪苏轼 ,谈起了《汉书》。王庠先叙述全书十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各篇的写作风格 ,又评说刘邦、项羽、萧何等的功过是非。“看来 ,你在《汉书》上花的时间一定不少吧 ?”苏轼听罢淡淡地问。这时 ,王庠才发觉自己谈得太多 ,连忙打住话题 ,恭敬地问 :“早就听说先生对《汉书》研究颇深 ,但不知用了多少时间。”“读了五遍。”苏轼说完问王庠 ,“你能说说司马谈的为人之道吗 ?”“这……《汉书》中…  相似文献   
6.
老古 《初中生必读》2013,(10):15-15
胡适是我国20世纪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很早以前,人类生活在大平原上,世世代代耕种放牧。孩子们向大人发问:“大地是平的,它有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的温差变化是一种丰富的绿色能源。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种新型能源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利用。1933年,在法国的一个实验室,科学家在室温下利用30℃温差推动小型发动机发电,点亮了几个小灯泡,首次证实自然温差作为能源的可能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利用寒冷的气候条件加强散热,以防止基土融化下沉,从而保证了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开始对自然温差能源进行实用化研究。1986年,经过约10年的试验研究,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以自然冷能制冷的冷藏库。海水表面和深层温度可以相差20℃以上,这种差异同样蕴藏着…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阅读古代典籍、小说、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年龄代称问题。这些代称都有出处,不少代称至今仍在沿用。不满周岁称“襁褓”。“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两至三岁称“孩提”。“孩提”指儿童、幼儿。男孩八岁、女孩七岁,称“始龀”,指小孩换牙。男孩七八岁亦称“垂髫”,指男孩下垂的头发。关于男子的年龄代称,还有这样的说法:“人生十岁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有人注释说:“十岁曰幼,时始可学也。”后来沿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青年男子二十岁,还不健壮,称“弱冠”,表示还年轻,但可以戴帽子了。“三十曰壮有室”,是说…  相似文献   
10.
老古 《初中生》2013,(4):16-17
悦读提示:现在过年,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那是寻常事儿。古时候,一没有电视机,二没有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更无从说起了。那么,在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古代,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呢?那些古代的名人们,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过年方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