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本文从胡适著名的论断“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入手分析,结合具体史料,认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并非胡适的一贯的明确主张;从自由主义理论原则上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是难以成立的,“容忍”未必是咱由”的根源,“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不构成自由主义的一般原则;胡适强调这一命题,主要由于作为一个思想家的胡适,他的一个特点就是永远不使自己为“主义’所困,他总是更加关注现实的问题。面对现实的问题,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具体指向则是要求《自由中国》社的朋友们以容忍的态度,避免与当局激烈冲突。故而,这句话只有策略上的较高重要性,而不能提升到理论原则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一、所谓“反传统”近二十年来,海内外学者,首先是海外学者,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问题。有的说是全盘性反传统,有的说是激烈的反传统。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简单的概括为反传统的运动是很不准确的。第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分子都是从传统出发的。(1)他们都有深厚...  相似文献   
3.
超越五四不是向后翻到旧传统中去耿云志近几年来,国内颂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颇有市场。其一是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性反传统”、“全盘西化”,造成传统文化断裂,破坏了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命脉。如果说,在新文化运动中,部分青年或...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要靠历史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研究员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是不是有值得检讨的一些东西?我认为确实有些东西需要检讨。现在有些年青人说马克思主义没用了,过时了,不时兴了,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幼稚、非常片面的意见。可以肯定地说,说这种话的人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张书记和聊城大学的各位朋友,来自全国各学府的朋友们: 我是第三次来到聊城参加学术会议,前两次都是有关傅斯年的研讨会;今天再次来到这里与各位同行朋友相聚,感到非常高兴.聊城和聊城大学,我每来一次,都感到面貌一新,环境优美,人心向上,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现代史发生深远影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在那场运动中起过重大作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胡适与那场运动的关系及他所起的作用,长期未能得到正确的评估。直到1979年纪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清末立宪运动的灵魂人物。他亲历了当时绅商及各阶层人民从热切期望通过立宪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对清政府完全绝望,不得不改而赞成推翻帝制,拥护共和的历史过程。他在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最高涨的一年里,屡次说到,清政府如不真正进行改革,不出两年必亡。他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准确的预言,是因为他切实感受到人民离心力几乎到了极度,民变层见叠出,清政府成了制造革命党的大工厂,日日为自己准备掘墓人。梁启超细心研究了社会经济、财政状况,认识到已陷入不可逆转的深刻危机之中。在如此情况下,清朝的王公贵族、大小官吏却腐败益甚,都只顾为儿孙后代聚敛财富,而不顾国家危亡。根据这些方面的深入观察与研究,梁启超才敢于预言清政府两年之内必亡,并终于成为事实。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最终垮台,固然是因为革命党的起义给它以严重打击,以及立宪派的活动从内部动摇了它的统治基础,同时也是清政府自己的愚顽和腐败有以致之。  相似文献   
8.
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距今已有八十年了,但海内外的中国人仍然不能忘记它,大陆、台湾都举行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研讨会、座谈会,并发表许多文章。这就表明,五四的生命仍存在,五四时代人们所关心的某些问题,今天的中国人仍在关心。五四主要提倡科学、民主,一般人觉得它笼统。这个批评有部分道理。但这正是由于中国对近代科学、近代民主比较陌生,民主思想传播太少的缘故,也就是说起点太低的缘故。实际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对民主和科学都有巨大贡献。先谈民主。清末以来,人们处于外患紧迫的情况下,一心只想赶快救国,赶快富强。他们觉得,学习西方的民主是强国的…  相似文献   
10.
1975年,我为《中华民国史研究丛稿·人物传》写了一篇胡适的小传,虽只是一篇小传,毕竟也得尽量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其中除了胡适本人的著作外,他人所写的有关胡适的东西,包括传记、回忆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