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战略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智能制造领军人才。作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主要阵地的传统机械类专业面临大类培养诸多冲突难以协调、领军人才培育缺乏内涵引领、智能制造特性未有效融入培养过程等共性问题。本文总结出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应全面培育的七项能力特质,提出“和而不同、特质引领、内生驱动”的传统机械类专业转型发展改革理念。然后,通过重塑课程体系建立多级组合式一体化柔性育人路径,通过重塑教学设计建立一体两翼式进阶化贯通育人机制,通过重塑教学资源建立双轮驱动式智能化研学育人环境,最终形成适合传统机械类专业融入智能制造大类的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系统性改革实践,获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呈现出以制造智能化为基础、技术发展机会均等等特征,这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对我国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了解世界一流机械工程专业在新工业革命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我国高水平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鉴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本文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其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共性,并总结形成若干条启示,以期为我国高水平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工作提供参考,助力我国新工业革命时代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虽较清晰地反映出工业界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但学生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依赖于对工程教育中间环节的精心设计。为提升面向工业界需求的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从工业界视角对专业认证过程中发现的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工程教育内在规律和工业界通行做法,以经过剪裁的复杂工程问题为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以定制集成产品开发团队为课程实施组织方式,以面向团队的全视角考核法为实践课程评价方法,形成贯穿内容—过程—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课程改革措施,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