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文钦在《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十八世纪末之前,德国在世界上各方面的影响均不足称道。柏林大学成立,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对知识、教学、研究等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形成了学术自由、科学与研究相结合等大学理念,在大学的推动下,德国一跃成为世界文化强国。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纷纷以德为师,汲取德国的先进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杨再勇、朱永新在《教育探索》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作为教师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克服职业倦怠的钥匙,开启通往明师之门。(1)保持学习热情:作为教师,自己要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学而不厌”。有学习热情的教师,会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的新事物,不断吸纳和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并从学习中感受和体会知识的力量,获得学习的满足与快乐。  相似文献   
3.
郭飒飒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二期撰文,对儒家伦理是精英伦理还是大众伦理的问题进行讨论,吾淳先生指出:“当我们仔细考察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时候,就会发现儒家伦理有十分确定的适用性,它的主体定位是古代社会中‘士’以上阶层,或士大夫阶层,孔子与孟子等早期儒家创始性人物又将其叫做‘君子’。显然,这是一种精英定位。”  相似文献   
4.
周晓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6月第6期撰文指出: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社会,乡村有着中国社会特有的伦理和情谊,这种伦理和情谊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复兴中国文化精神只有从复兴乡村做起,乡村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他的乡村建设和乡农教育理论及实践,连同他的文化教育哲学思想,就是这样诞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设计了关于桓台实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对山东省桓台县实验学校部分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用Excel统计了调查结果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并总结了桓台县实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潘懋元在《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陈嘉庚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不仅由于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国内和南洋办了几十所大、中、小学,树立捐资办学的典范,更由于他具有现代中国的特色的,对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有其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育人能力是优化课程思政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目前对于提高专业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存在缺乏总体设计、培训系统性差、教师认识不充分、二级教学单位不积极以及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的倡导下首创“课程思政筑梦班”,通过搭建培养体系、统一运行标准、定制培养方案、健全考评机制、实施成果推广等途径探索搭建提升中医学专业教师育人能力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升中医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8.
针对聋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大胆改革,设计思想首位、具身定位、能力本位、发展有位的“四位一体”课程方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终身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以实践基地为载体的教学、实习、就业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五方协同支持保障系统,开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满足学生个人生存、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多重需求,推动新时代聋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