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生通过一、二两册自然课本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水”“空气”和“土壤”的一些知识,紧接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来研究地底下的情形——矿物,这主要使学生对地球、地壳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高小第  相似文献   
2.
争论的启示     
有这样一道试题:“甲数是240,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其结果引起下许多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小第二册自然课本的内客,包括了两大部分——“空气”和“土壤”。首先是讲空气。空气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广,人类和动植物就是在空气中生活着,一刻也不能离开它。可是空气是气体,它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每个空间,但不象固体、液体那样有着明显的形态,一般不易为学生所觉察。教材把“空气”紧接着“水”的后面学习,是因为学生在上学期研究水的性质的时候,已获得了关于水的基本知识,初步有了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学习“空气”,就可以便利他们去接受新的知识。在“空气”这一单元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