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概念的提出何谓“写作期待”?写作期待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冲动,激活学生潜在的写作能量,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学生置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对写作充满欲望而不厌烦,充满向往而不惧怕,充满热情而不冷淡,充满期待而不冷漠的良好心理态势。它是教师把握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遵循写作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自信、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综合形成的理想的心理品质;是让学生从“要我动笔”转变为“我要动笔”的心理桥梁。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知识网站     
海豹深潜的奥秘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微型潜水记录仪安放在一只雄性海豹的身上,获得令人惊异的记录:有一次竟下潜到1529米的深海处,时间长达1小时17分钟。  相似文献   
3.
讲解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教学行为,它既有其他教学行为所无法取代的某些特质,也有自身存在的一些现实积弊。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讲解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弱势的一面。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让讲解功能达到最优化,适应新时期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讲解行为,将有助于我们辨证地看待讲解行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上,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  相似文献   
5.
肖中 《现代教学》2007,(1):76-76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上,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信给他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则被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何在”,然而学生则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评价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操作模式,而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一种评价思想。它重视评价主体的交互作用,关注评价过程的动态情景,提倡评价的多元性。这种评价观并不排斥作业、测试等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而是让这些评定方式呈现新的面貌;它并不否定量化评价,而是让评价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包括通过分数)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不适合上公开课”,并“下决心以后不上公开课了”。我想这一态度和他在书中回忆的两次公开课有密切关系。在第十一章《心灵的选择》中他回忆了这两次印象深刻的公开课: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李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给他的信中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而他…  相似文献   
8.
1843年,20多岁的恩格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到鸭嘴兽的卵时,觉得奇怪。因为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的,怎么能有卵呢?有卵就不应该是哺乳动物,他公开阐述了这一观点。可是到了50多年后的1895年,恩格斯终于明白,鸭嘴兽虽为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这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特例。此时,恩格斯已名扬天下,可他仍然公开承认了自己青年时代的错误,表示“向鸭嘴兽道歉”。恩格斯向鸭嘴兽道歉@肖中  相似文献   
9.
名人故事     
“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了他的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仍然俯身在工作台上。“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我在工作。”学生随即回答说。“那你白天做什么了?”“我也工作。”“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承认了,并等待着这位著名学者的赞许。卢瑟福稍微沉吟了一下,随即简短地问道:“可是,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名人故事@肖中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方式从讲解到对话的转变,无疑是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但讲解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传统教学行为,虽然有自身存在的一些现实积弊,却有着对话教学行为所无法取代的某些特质。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讲解功能达到最优化,适应新时期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讲解行为,将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看待讲解行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