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4年6月26日报道,全球有5800万名6~11岁的儿童依然徘徊在校门之外,这一状况比2007年的情况略有改善。在十几年的时间里,17个国家通过免除学校费用、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资助等措施成功地将失学儿童的数量减少将近90%。  相似文献   
2.
正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部长利瓦诺夫近日表示:"目前俄罗斯教科部正在制定针对孤僻症儿童的教育大纲,同时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并开展讨论。俄罗斯已在17个联邦主体的90多所中学开展试点工作,包括孤僻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从今年9月1日起,这90多所中学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据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网站2014年7月30日报道,7月29日,多媒体国际新闻通讯社"今日俄罗斯"举行了关于在中学推行在线教育和电子书的会谈,俄罗斯教科部代表、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出版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从2015年1月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科学评议会在一份建议书中指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创新能力的"两条腿",要使德国经济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两条腿"必须协调向前迈进。德国科学评议会认为,要处理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衔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咨询体系,详细介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网站2014年9月30日报道,智能教室逐渐成为现代校园的标志,网络课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一些专家担心数字化革命会让有视力、听力障碍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美国国会正在讨论一个关于高等教育中科技、平等和可获得性的议案,将针对高校的电子版教材制定相关规范,这一规范有  相似文献   
6.
在2014年5月出炉的QS亚洲高校排行榜上,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简称“国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名列榜单第一位。为深入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特色、国际化战略等情况,本刊对该校校长陈祝全教授进行了专访。2008年12月,陈祝全教授被任命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在出任校长的6年中,陈校长带领国大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学校实力与国际声誉稳步攀升。目前,陈校长还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副主席,以及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管理委员会的高级顾问。作为一名肾内科医生,陈校长相继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研究,是新加坡生物医学计划自2000年成立以来的主要领导者,2003年因在战胜“非典”斗争中的杰出贡献获得新加坡公共服务勋章,2004年作为卫生部医药总监获得新加坡公共行政金奖,2008年被授予国家科学与科技奖章。此外,陈校长曾担任牛津大学英联邦医学研究员。他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美国医师协会资深会员,同时也是波兰医学院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资深会员。在访谈中,陈校长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发展趋于同质化,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应适应时代要求,发扬自身特色,努力成为立足亚洲的全球性大学;培养学生融入多元化群体的能力、跨文化的沟通合作能力;从过于狭隘地注重专业培养转为强调广度的博雅培养,鼓励本校学生走出去,欢迎国际学生走进来;吸引全球优秀师资,重视长期的、战略性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努力建设谦虚协作、不断进取的校园文化,推动国大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推动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关系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到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俄罗斯高校的工程技术类专业成为中国留学生喜爱的热门专业。为深入了解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促进两国在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语言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本刊近日对俄罗斯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Alexander L.Arefiev)进行了专访。阿列费耶夫先生1951年出生于乌克兰西部的日托米尔;1968-1973年在加里宁格勒国立大学日耳曼语和文学专业学习,从事过军事翻译;从1993年开始担任俄罗斯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俄语发展、中俄教育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访谈中,阿列费耶夫先生指出,近年来,中俄两国学生到对方高校留学的数量持续增长,而且热门专业和热门地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切实提高俄罗斯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俄罗斯联邦政府力推"5-100工程",并为该工程提供了史无先例的财政支持。此外,阿列费耶夫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并结合两国教育领域的优势,培养学以致用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