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所谓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很多、比如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提出问题、多质疑等,也可以运用脑力激荡法、定势打破法、活动教学法、开放想象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面的这些方法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平面几何计算题A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本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本题满分6分) (如图)设扇形ABC的中心兔乙A=60。半径AB=AC=R 求:内切圆O的半径。1.分解因式:4xs zoxl一6x 1_2.分母有、幸舜育-四、平面几何证明题(木题满分10子}) 3.若x、y为实数,且了(x一y)艺 (Zy 1)“=0,油l了=。v二 4。函数y=刀x一1中x的取值范围是:_,当y二3时,x=___。 5.已知lgx的首数是一3,尾数与190.234的尾数相同,则x二_,若首数是3,则x=_; 6 .19弃,一,乃-,一51。竿三数中最大的是 -一。10’4,6一~’举~曰“~_,最小的是___。 7.要使!xZ一1】=(x…  相似文献   
4.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5.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如何教,为解决这一难点,笔者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探索出了基本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框架结构见下图:第一步创设情境提问题心理学的首位效应指出,从一个人那里获取信息时,愈是最先输入的信息,留下的印象愈深刻。课程标准要求创设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新教材不同的内容,可以设计15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四为”、“五从”、“六求”。四为:以“动”为手段,以“美”为依托,以“情”为纽带,以“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6.
余弦定理是解斜三角形的基本定理之一。它的证明,初中数学第五册采用了解析法,对其教法,《教参》阐述不少,但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教者重视。(一)要注意复习直角坐标系的选择和求点的坐标,分散教学难点。恰当地选择直角坐标系,找出有关点的坐标,是解析法证题的重要步骤。这一知识学生在本册第  相似文献   
7.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本文以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为例,谈谈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根据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征,借鉴以往关于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最佳教学程序可作以下概括: 构建知识网络→深化重点内容→辨析易混概念→交待注意事项→介绍记忆方法→进行题组训练。  相似文献   
8.
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有两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负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负迁移。引起负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算术基础理论》的第一章中,通过定义并集、交集、差集,提出了集合的并、交、差三种运算,现就其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简说如下。一、怎样认识集合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区别? 集合运算与数的运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们以加法运算和求两个集合的并为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算术基础理论》第一章集合与对应中,出现了不少有关集合的符号,如属于∈,不属于,真包含于,真包含,包含于í,包含,交∩,并∪等。初学时,容易打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