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应用题,直接依据已知条件进行解答比较困难。这时,可以适当改变题里的已知条件,使数量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巧妙地找到解题方法。例:水果商店运来一批梨和苹果,已知梨重量的23与苹果共重620千克,梨重量的14与苹果重量的25相等。求运来的梨有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由已知条件:“梨重量的14与苹果重量的25相等”可知它们的标准量不同,而且对应的分率也不相同,这时我们可以把这个条件转化成梨与苹果的比是:梨∶苹果=25∶14=8∶5,显而易见梨与苹果的相应份数分别是8份和5份,总数就是(8+5)=13份,其中梨占总数的813,苹果占总数的513,再根据“梨重量…  相似文献   
2.
肖正利 《江西教育》2012,(10):44-44
<正>一次与同事闲聊,邱老师向我讲起处理班级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她按例巡视校园。当她巡查到六年级男生寝室时,听到寝室里传来一声尖叫:"我打你……"她立刻断定有学生在打架,便喊了一声:"不准打架  相似文献   
3.
“相遇问题”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教学内容,该课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我们在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谁能从两只手开始运动的位置、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告诉老师?生1:完成一次鼓掌的两只手开始运动的位置先是在两侧,运动时间是同时进行的,方向相对,结果是两只手合在一起。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位置:两侧(两地)两手运动时间:同时结果:合在一起(相遇)方向:相对(相向)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遇问题”(板书)。(投影出示)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张华每分钟…  相似文献   
4.
近期,学校开展语文教学优质课选拔赛,笔者应邀做评委.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较多的课堂呈现"跳跃式"教学.所谓跳跃式教学,就是指讲解课文时,课文的前自然段不讲而讲后自然段,或课文的铺垫部分不讲而讲重点的词句段,甚至前后段落交替讲解.笔者多年来担任的是数学教学工作,对这种语文"跳跃式"教学有点惘然,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愿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5.
平时听课.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课中常常带有口头禅.如:对吧、是吧、那么呢、嗯、这个、那个等,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它对教学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平时听课,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课中常常带有口头禅,如:对吧、是吧、那么呢、嗯、这个、那个等,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它对教学极为不利。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思维过程中应该保持它的流畅性。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如果老师动辄“对吧、是吧”,那必然会中断学生的思维信息,导致学生思维疲倦或是思维紊乱。如;“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对吧),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对吧),那么(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是吧)……”老师生怕学生想不通,听不懂,时时都放上一个“对吧、是吧”,弄得学生丈二和…  相似文献   
7.
一次与同事闲聊,邱老师向我讲起处理班级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她按例巡视校园。当她巡查到六年级男生寝室时,听到寝室里传来一声尖叫:"我打你……"她立刻断定有学生在打架,便喊了一声:"不准打架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一篇文章<课堂上飞来"纸飞机">像磁铁般吸引我的眼睛: 初二(7)班的一堂物理课上,齐老师正转向黑板写字的时候:一个纸飞机从教室后面飞了过来,砸到了黑板上,并落在了齐老师的脚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0.
一、有意在学生面前出点差错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如果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或纠正错误时,总是高高在上,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低微的被教育者。唯教师马首是瞻,课堂上唯唯诺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解答问题时,教师不妨偶尔有意出点差错,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觉得“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