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从哪里来?人为什么活着?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这是湖北省地方课程《生命教育》(实验本)开篇中的一段话。打开这套教材,一股充满生命活力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这套教材以生命的发育与发展为主线,围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这六个核心理念,循序递进,螺旋展开,为学生认识生命现象,体验生命活动提供了鲜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合格人才的心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认识、智力结构;意志、伦理结构;情感、审美结构。不庸讳言,由于某种社会功利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认识、智力结构的建造是精心的;对意志、伦理结构的构筑也是认真的,唯独对情感、审美结构的塑建尚未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学校要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课程资源是生命教育课程核心之所在,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育理念也难以成为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现实。实践证明,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胡修金 《湖北教育》2002,(20):31-31,47
在潜江,园林高级中学属“小字辈”,因为她年轻,只有15年历史;级别低,原属办事处管辖:生源差,绝大多数为“线下生”。这个“小丰辈”,何以能在高中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潜江立住脚,并迅速成长壮大呢?这主要得益于校长陈运昭正确的办学方略。  相似文献   
5.
胡修金 《湖北教育》2003,(13):26-28
本期《〈课程标准〉学习与交流》专栏里刊发了两组文章。一组是省级实验区潜江市开展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一组是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认识与体会。潜江市开展课改实验的经验是顺应“课改”潮流,调整“教研”思路。他们在反思过去教研工作弊端的基础上,把教研工作的思路定在“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解读教材,适应教学”上,在具体操作上,他们把教师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取得了显著成绩。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尽管目前还不是开展课改实验的学校,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并运用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同样在实践着新课程,创造着新经验。他们的这种精神尤为可贵。 这两个单位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课程改革,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在首位。要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但他们毕竞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好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的课程形态,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有终极目标和达成目标之分。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四个层次:一是保全、敬畏生命。即首先要引导学生获得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的健全、健康,引导学生健康地、安全地生活。二是获得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中小学学生的生存环境及现状出发,国家要求将安全问题、青春期教育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禁毒问题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贯穿于小学、初中以至高中教育的全过程,使其成为我们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如何将这些内容按科学的生命教育体系进行整合,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编辑Ⅸ生命教育》教材时采用了以下的编辑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改稿)》。这个计划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必修课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学科类课程,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新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区,执行课程标准已经三个年头了。三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逐渐显示出青春与活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开始形成和建立。作为教研主力军的教研室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在这场变革中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课程改革助一臂之力呢?  相似文献   
10.
万里同志指出: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这种“陈腐的”、“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如不彻底改革,“即使国家增加很多经费仍然培养不出大量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特别是第一流人才。”这种分析是中肯的,也符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 小学语文教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受传统教育中落后思想方法的影响,主要来自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