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六年第六期上载了李洛川同志的《“教有法,无定法”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原则》的文章,读了之后,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教有法,无定法”,这的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也正如李洛川同志说的那样,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原则。”但李洛川同志认为,所谓“教有法”的“法”,指的是教学的原则、规律,是人们进行语文教学所必须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两宋时的眉山县,所辖区域只不过二十乡、六镇,大约二万多户,但是,据统计,两宋时期,这里共出了909名进士。两宋眉山进士群体呈现出向上趋势、颠峰状态和一流个体的显著特征。两宋眉山进士群体研究》课题组认为,宋代眉山进士群体是宋朝文官政治、科举完善、文风转变等大环境,以及当时眉山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版繁荣、教育兴盛等小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实践和眉山学子发愤好学也是眉山进士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眉山的科举文化乃是科举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颠峰,与"三苏"一起成为眉山文化鼎盛的符号。今天,我们要借鉴宋时眉山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文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