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等教育职业化转型,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人才发展,写作教育日趋向职场写作能力、模式迁移."心态写作"倡导从人力到资本、从知识转化为能力、从大学到职场、从时间到空间的无缝衔接.自主创(择)业教育观念、价值践行和创(择)业模式的人文内涵与情感诉求,提升理性.挖掘创业潜能,促成职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价值链的转化,实现求职"心态写作"创业写作消费,择业写作表述在融媒时代的显态与潜态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十年世情、国情、学情变化巨大,师生教育冲突以多视觉、全方位、纵景深、内层面嵌入并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师生关系冲突流变的焦点是效能与教学、创新与定势、文化与落差、感性与素养,围绕教与学的沟通与交往、传播与接受、原则与规范、人格的健全发展等所衍生的冲突,正重朔教师及教育的公信力、审视力、影响力、交流力,取得冲突的化解、均衡、迁移、双赢,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核心价值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逐渐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各种新的艺术现象、新的教学规模与教学对象,我们对高师专科色彩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傩丑是维系祭祀力量、人神信仰、天地象征、乐仪娱艺的远古意识形态与社会思维的主要因素,是身份多元的中华种源文化。集群化的傩丑遗存是庞大的人文原生态认知场,万余年文化辐射,形成了包括社会生态圈、傩群文化圈、原始经济圈、教育教化圈的傩丑集群文化,蕴含民族表情史、动漫本质要素、前戏曲萌芽、野性创意智慧、非言语(文字)传播、原始思维发展等元素。从原生态丑学考察傩文化在我国首次以培育"集群"文化方式引导构建原始社会运行模式与原始文化集群化演变,在傩群文化背景下探究我国原始形态的"和谐社会"构建样态,借鉴傩种源文化血缘、演替、同构关系的建构追溯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渊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从写作传承人类文明演化和写作传播接受史等文化角度看,生态写作教育可分为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生态写作的无意识教育即是按写作教育本来预定内容,在受教者非课堂教育周围存在着人文生活场景、文化氛围等吸引着受教育者体味、参与、潜移默化,从而影响着受教者写作素质与写作运用能力。其文化特性表现在社会性、愉悦性、隐匿性、依附性、恒常性等几个方面。生态写作的无意识教育时间远远多于有意识的写作教育,影响或支配着人一生的语言行为、写作行为、观赏行为、交流行为等,关联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导致不同的人生积淀,处处表述着人的写作能力与素质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影视"韩流"是中国当代发展第三个十年(1997-2008)中的一种文化现象.韩国影视文化在我国青少年成长中呈现生态化融合与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影视"韩流"对我国青少年心态、智力、情商教育成长的重要作用,透视其影视教育影响,挖掘其生活认同与内在意义,以期以新的影视平衡构建符合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影视生态.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写作教学日益成为受教者的包袱,也成为施教者的教学障碍,形成了"学生厌写,教师烦改"双向停滞局面,结果是教师以讲为主,写作理论有规可循,但最终双方倍感困惑;学生以学写作理论为主,无有效写作操作与写作训练,更无写作的最终规律,于是师生双方茫然失措,致使整个大学不同阶段写作教学恶性循环。教与学双方名副其实陷入"沙化"现象。本文试就目前大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剖析并研究写作教育中的"沙化"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