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省的文学“双奖”评选已经揭晓,这是四川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文学界的一件喜事。这种全面性的文学检阅,无疑会推动、激励我省的文学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加蓬勃地发展。“双奖”中的“四川省文学奖”被选出来的十七件中篇小说里,朱启渝的《春、在遥远的山沟里……》(原载《长江》1983年3期)十分引入注目。下面我谈谈读此中篇的零碎感受,不成章法,故曰“漫评”。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于是,不断向地球开掘,以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殊不知,这当中,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有的美其名曰改造环境,却实际是在破坏环境,毁灭自己的生存空间.用一句农学院专家的话说:这是人类的慢性自杀.当然也有对的,如“把沙漠变绿洲,改荒原成果园”之类,确实起到了美化、改造环境的作用.诸如这种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斗争,早就展开了,并在不断加深着,今天已十分明显了.从而出现了一个可喜的文学现象——一些作家或浓淡、或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讴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