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为一系列国际性和区域性人权公约所确认,我国建国前和建国初的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迁徙自由也曾作出过规定,但从1975年宪法开始取消迁徒自由至今迁徒自由从我国宪法中悄然消失,这显然和我国现行宪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相悖。现行宪法恢复和重新确认公民迁徙自由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我国法制统一和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还是完善我国人权立法、履行国际人权公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倪端,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分。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指引着中国朝着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势态前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