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教育创新的创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即创新活动的思路。好的创意有4个特点:切入点明确,内容具体,有较高的价值,具有可行性。那么,怎样产生好的创意呢?下面介绍9种创意策略。 新的组合“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河南确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常海山河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胡明忠组合。”①请看,黎世法“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是众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和众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组合: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新的组合”的关键是“新”: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考虑新的教育需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新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新的组合“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新的组合”的关键是“新”,在新教育观念指导下,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新的结构形式组合起来。新异发现多年前,某数学教师偶然发现一名能靠独立钻研学好数学的学生,就帮其总结自学经验、制定学习计划,而后对其开了单科免试先例,创造了针对超常生的超常教育模式。这便是新异发现。缺点列举教改的突破口往往就是教育创新的切入点。怎样选择改革的突破口?这就要看改革对象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克服缺点的措施往往就是创新的好主意。变通求异改变常规教育行为或教育内容的结构,使其成分比例或顺序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读一读师:徐老师很小就喜欢背古诗,先背一首给你们听听,喜不喜欢?生:喜欢。(师边背边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能读一读这首诗吗?(生自由读古诗)师:还没有完全读出诗的韵味,看样子对这首诗还不太理解。有哪些问题,可以提一提,问题搞懂了,自然就会把诗读得有韵味了。师:能提问题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生纷纷举手提出许多问题)师: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读了《黄鹤楼送别》你就会懂了。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读了后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师随即指导,尤…  相似文献   
5.
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当今教育创新的主要任务。理论向实践转化要经历两个阶段:学习理论促成内化和运用理论创构实践模式;可选择两种策略:寻找条件和想象情境。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创意,怎样产生好的创意呢?下面介绍十种方法。1.新的组合法。“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妮特·沃斯等《学习的革命》)请看,黎世法“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是众多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组合: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而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其中的某些内容正是将一些相关的原本独立的学科组合成综合课程,其基本思维方法就是组合。“新的组合”的关键是“新”,在新教育观念指导下,从新的教育需要考虑,将已有知识和经验按新的结构形式组合起…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正确途径。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研究教育创新规律、探索教育创新策略、提高广大教师教育创新能力 ,对促进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新课题。一、教育创新的基本规律“教育创新是主体(人)为了一定目的 ,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对教育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进行变革 ,从而使教育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1]。教育创新作为一种变革活动 ,它要解决变革的对象、变革的目的、变革的内容和变革的方法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的解决需…  相似文献   
8.
基于IntB4TJ楼宇控制工具箱,开发一套手动/自动2种模式可选的智能家居照度控制系统,用于"绿色照明"演示实验。系统设计:①综合集成了IntB4TJ平台的可编程控制器、照度传感器及IO端口资源;②在Menta图形化界面下编制控制程序;③应用光耦(PC817)改造遥控器线路,将IntB4TJ输出的10 V/5 V/0 V模拟信号,转化为增亮/保持/减亮指令,实现无线遥控调节LED灯带亮度;④应用H桥驱动(MC33886)实现直流减速电机正/反转,拖动窗帘升/降;应用D触发器(74HC74)实现电机在停车时刻的反向待命;应用红外对管,并配合调制(NE555)-解调(LM567)电路,实现准确的窗帘限位检测。该系统融合PLC编程、数字电子、无线通信、电机拖动、传感器等多学科知识,并形象演示于迷你住宅模型,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