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的称呼。但北方方言区多呼母为“娘”,有人认为:“妈”、“妈妈”来源于南方方言:(1)《喻世明言&;#183;穷马周遭际锤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2)明&;#183;方以智《通雅》:“江南又称母亲为‘阿妈’。”  相似文献   
2.
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反映在语言文字上,用“玉”字的词语相当多。综观“玉”字的用法,有以下四类:一、用其本义,表示玉或玉制的器物。例如:玉石、玉器、碧玉、美玉、玉簪、玉镯等。  相似文献   
3.
《朱子语类》中同义词非常丰富。本文选取辞书未收的词条或义项,并系联其同义词语进行考释,以管窥《朱子语类》中同义词的组合规律,促进汉语同义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妈妈”所折射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妈”一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本通过对“妈”,“妈妈”在汉语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等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妈妈”考     
“妈妈”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着广泛的内涵,这是方言称谓词张力的体现。通过对“ma”的语音演变及“妈”字源的考察,揭示出它的同源词产生的渊源;并通过“妈”、“妈妈”在汉语方言和隐语中的应用情况,揭示出它们所折射的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避讳心理、阴阳观念和宗族血缘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