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有效途径——项目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他说,做,不能盲行盲动,也不能胡思乱想。"只有手到心到的做,才是真正的做"。笔者以为,新课程为我们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体现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项目学习",是践行"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写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后续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广为认同,各学校也积极组织开展。但是,反思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许多的社会实践,只是在为完成新课程计划课时而开展活动,常常停留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表象之上,只是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班主任带领了一次活动,科任老师参与了一次活动,学生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一次活动,回来以后却谁也不“动”了,并未得到活动的终极效果,也有违新课程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伊始,我校在原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德国劳技项目指导中心的经验,抓住新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机遇,开发校本化的"项目学习"课程,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尝试、实验.  相似文献   
5.
各学科老师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做作业懒惰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作业不做不交;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马虎应付;作业书写潦草;作业懒于订正等等。经常性的懒惰,最后成为习惯。负责任的老师常常采用内外夹攻的办法,一方面与家长联系,要求配合督促学生做好家庭作业;另一方面让学生放学后留下来解决,结果呢?老师为治懒而累,家长为孩子懒而累。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其导向是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其指向是形成学校个性或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是学校特色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多设计些让学生向善的惊疑,这是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王友拾起一块泥块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并让他下午放学后来校长室一趟。正当王友战战兢兢地准备挨训时,陶行知却掏出了一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陶行知随之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喜欢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例文1.《假如我教〈石榴〉》片断:上课铃如期打响,我拎着一大袋石榴和一大袋基因石榴花,满面春光地走进教室。“今天,我们有一个任务,”我故意停顿了一下,见满是期待的发光的眼眸,又开口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似乎有一很大的误区——在具体的教学中把语法知识和课文分开来进行“个性化”教和学,包括巩固练习及了解检测之中也有此嫌。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语法知识课枯燥乏味,语法知识深奥难懂,望而生畏;认为语文课千篇一律,文章知识听而腻烦,学而生厌。久而久之,觉得语文教学无味无趣,自然语文基础学科的整体水平停滞不前。如何纠正这一偏差,攻破这一误区,从而提高语文教与学的质量呢?笔者欲从下列几个方面对此谈点看法—— 一、造成误区之源:离异。 客观之源在于教材。原初级中学语文课本把语法知识(短文)数篇分别集中编写于每册之后,前面按文体等特点安排八个单元进行文体性教学,后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行知实验学校的我们,坚持把学陶师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把生活教育理念落实在课程的开发之中,不断开发源于生活的项目学习课程,把教学做合一植根在特色教育之中,不断实施高于生活的时习至真教育。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热水瓶除垢》的开发与实施就是—个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