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硼酸对根用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临泉花叶根用芥菜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浓度(0、10、20、100、1000、5000μmol/L)硼酸对根用芥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调查了种子发芽指标,测定了萌发种子中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幼苗总抗氧化能力、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NDA)的含量。结果:随着硼酸浓度的升高,根用芥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幼苗总抗氧化能力和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当硼酸浓度为100μ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脱氢酶活性、幼苗总抗氧化能力和Pro含量均达到最大值,MDA含量达最低值,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硼酸浓度为10μmol/L时酸性磷酸酶活性达到最大值,硼酸浓度在10~1000μmol/L范围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随后下降,但仍高于CK。结论:根用芥菜种子用100μmol/L浓度的硼酸浸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弱光(10℃/5℃,光照强度60和120μmol.m~.s-1)处理7d后Chl.含量显著降低,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D和CAT活性则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以低温下较强的光(120μmol.m-2.s-1)处理的变化幅度大.恢复7d后,Chl.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Pro.含量也有大幅度的降低,POD和CAT活性大大升高,但仍低于对照.说明本试验的低温弱光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且对茄子幼苗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乌塌菜Vc含量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乌塌菜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叶片、叶柄与叶片的Vc含量。结果表明:乌塌菜不同品种间叶片的V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叶柄间的Vc含量差异不大;莲座期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期叶片的Vc含量,莲座叶的Vc含量均明显高于心叶的Vc含量,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的Vc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三个方面讨论了种子检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以"任务"为抓手,采用仿真检验、设问带疑的方法组织教学,比对法考核学生成绩。以期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实施种子检验工作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乌塌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品种资源、营养价值与利用、栽培技术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我国的乌塌菜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选用4个材料亲本,按4×4NCⅡ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2个组合,对小麦植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偃展4110X淮麦20的中亲优势和超低亲优势最大,偃展4110×CN8081的中亲优势最小,CN8081×小偃986的超低亲优势最小;淮麦20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小偃986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小;植酸的广义遗传力为85.9%,狭义遗传力为32.3%。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的乌塌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品种资源、营养价值与利用、栽培技术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我国的乌塌菜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乌塌菜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叶片、叶柄与叶片的Vc含量.结果表明:乌塌菜不同品种间叶片的V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叶柄间的Vc含量差异不大;莲座期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期叶片的Vc含量,莲座叶的Vc含量均明显高于心叶的Vc含量,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的Vc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