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艾璘 《培训与研究》2006,23(5):24-26
本文以五四时期女作家冰心、凌叔华、陈衡哲、林徽因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参照冯沅君、苏雪林、石评梅、庐隐等同期女作家,在前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以发展和比较的眼光就五四时期女作家的现代闺阁气质在创作整体风貌和现代性情韵方面的特色作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台湾的文坛上,赵淑敏女士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多产作家。尽管她的知名度略逊于其胞姐淑侠,然而这位东吴大学的资深教授,“在家事、课务、书约的交相压迫下,偷暇耕耘”。辛勤创作,以十余本颇有影响的散文、小说集的出版,丰富了祖国当代文坛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艾璘 《文教资料》2001,(4):75-86
凌叔华与五四女作家群、京派作家群一起日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她先后发表出版小说集《花之寺》(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女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小哥俩》(上海良友总公司1935年),散文集(《山庐梦影》以及若干剧作、译作和札记(详见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四川文艺出版社98年11月),是现代文学早期颇具个性特色的一位女作家。以九十年代为界,受多方因素影响,后人对其认识与评价明显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一、九十年代前 正名的艰辛与举步维艰 这一阶段的评述大体上以194…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韩国电影深入切近的剖析,从传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角度,对商业机制下的电影文本作回归影音本质的诠释。在比较历史传统的背景下以人性、爱情、细节为触点探求民族精神气质所蕴涵的丰厚艺术包容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陈映真《忠孝公园》文本的解读、剖析,试图在意象视角领域里探寻开掘新的含义空间,在文学、历史的背景范围里就人物身份认同焦虑进行追问解答,对文本里乌托邦式的精神追索与哲学品质复现等作多元思考。文章关注陈映真所传达的内心精神呈示和悲情意项范畴,诠释陈式文本话语特征及悲剧意蕴的当代特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