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幸失事,不仅失去了7名航天精英和1架昂贵的航天飞机,也使得在机上进行的80多项重要科学实验(包括我国中学生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的实验)所获数据丧失殆尽,实在令人痛惜。于是有人提出疑问: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进行太空探索,究竟值不值得?回答无疑是肯定的。且不说人类生来就有探求未知的强烈欲望,空间探索能够给人们展示全新的视野;单就现实生活来说,太空探索已为我们创造了1300多项新技术和3万多种实用产品,它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据统计,在航天领域中每投资l美元,…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儿童的游乐世界.现在,除非是能够发声、发光或具有人机对话等功能的数字化电子玩具(即电子游戏),已经没有什么玩具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了.……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在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查中,采用了一系列高新科技。与4年前的核查相比,这次的核查器械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不仅精确度和处理能力大大增强,而且体积越来越小型化,许多过去需要一间房子才能放下的设备,现在都可以随身携带。间谍卫星和侦察机主要用来探测和监视大片土地上的可疑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管道和建筑物等,它提供的高清晰度照片,精确度可达0.6米。有人或无人侦察机上安装的特殊雷达,能够穿透地面建筑物,探测到地下通道和掩体的情况,甚至能测出地下30米处的电动机磁场,据说上次核查就曾借此发现了埋…  相似文献   
4.
一种完全不依赖太阳生存的生物体,最近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一个金矿下面距离地面三四千米的玄武岩裂缝的水洼里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1927年,在克里米亚大地震期间,黑海海面突然燃起一场熊熊大火,火舌直上云天,形成一座高达数百米的。“火焰山”。起初,人们以为是硫化氢酿成了这场火灾,但是后来认定,硫化氢在水中的含量极少,不具备那么强的爆炸力;引起这场火灾的,原来是一种叫做水化甲烷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转基因食品开始摆上人们的餐桌。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它与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要弄清这些问题,先得了解什么是基因,什么又是转基因。所谓基因,是生物细胞内遗传的基本单位,或称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具有遗传特性(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并不陌生;但这种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是上个世纪中叶才弄明白的,原来它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东西(DNA)。DNA就像一张含有生命信息的图纸,直接控制着细胞的发育、分裂,决定着生物的遗传性状,即生物的形态、结构、习性和寿命等。以…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遭受骇人听闻的“9.11”恐怖袭击后,如何反恐成为世界各国头等重要的大事。除了必须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措施外,技术措施也非常重要。下面就介绍各国已经或正在采取的若干反恐怖技术措施。面部识别技术美国研制出一种会认人的电子计算机。给它“看”一下人或人的照片,描述人的面部结构的大量数据便输入其中。如果让它看几张某人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照片,它便能在人群中认出这个人,即使他长出胡须也不例外。这种计算机共能记住500个人的面貌,思考辨认的时间只需1/10秒,错误率约为0.5%。前不久,美国佛罗里达州…  相似文献   
8.
60年代初,美国的军用卫星在里海海面上空拍摄到一幅照片,画面上显示的是一种形状奇异的飞船,这是原苏联研制的一种既可紧贴地面、又可紧贴海面飞行的新型飞船。美国的情报专家仔细研究了这幅照片,由于西方国家至今没有类似的飞行工具,所以对它的细节难以判明,只好给它取名为“里海怪物”。至于这种飞船的结构、性能以及它在军事或民用方面的威力,几十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有些人对某些数字十分忌讳。例如在中国,有些人最忌讳的数字是"4",因为它跟"死"谐音,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因而对带有"4"的数字,总是避之唯恐不及。相反,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六六大顺"之说,故对带"6"的数字就十分偏爱;而"8"因为与"发"谐音,更受到许多商界人士的狂热追求,君不见,一个88888888的电话号码,竟拍卖出233万元的天价!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战争中,如何有效地防御导弹的袭击,是各国军事家们共同关注的难题。近年被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NMD)”,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向了极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尽管弄得阵势很大,可采用的方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仍是以导弹打导弹。由于导弹目标小,飞行速度高,想以另一枚导弹击中它是异常困难的,因而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俄罗斯的3位科学家最近设计了一种新方案———用等离子体武器来消灭导弹。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对任何飞行器来说,它的致命弱点是飞行环境的特性,只要想办法改变它的飞行环境,就能找到对付它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