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考试评价方法存在着“不能就学生的学科学习作出科学的全面发展的评价”、“不能就学生的学科学习作出科学的全程发展的评价”、“不能对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作出科学的全体发展的评价”三大缺陷。通过用计算T平均分、T及格率;有效率;提高率的方法基本解决了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2.
3.
4.
苏武银 《重庆教育》2002,(12):40-41
  相似文献   
5.
6.
那些曾经和正在走过的,闪烁着实践的智慧和理性的光芒……我把教育发展概括为这样三个基本阶段:即重“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阶段——重“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即能力)阶段——重“授人以渔场”的场景教育阶段。新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两个阶段:即重“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阶段和重“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即能力)阶段。建国初,由于新中国在经济上的极度贫困,人们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追求着大量的“现存物质”,出现了不顾生态环境的“大跃进”。在教育上,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造成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求。于是,出现了教育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被教育者注重对知识的接受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注重“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而不注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教育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意识到,要使我国追赶上发达国家不能只靠知识(指单纯的知识),而是要将知识转化为科学技术之后,才能改变国运。于是,在全国掀起了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热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伴随这一热潮,教育界也在“少、乱、差、费”的呼吁声中,开始了重视“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教育改革,于是,出现了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一批以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永川市教研室在重庆市教科院和永川市教委的领导下。在教研室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校为本、思想引领、特色发展”的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永川区地处渝西,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永川区教研室针对当地实际创建了“四四”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在分层引领中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永川区地处渝西,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永川区教研室针对当地实际创建了“四四”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在分层引领中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人对教育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美国人的做法却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渔场教育”。“渔场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以“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为基本特征的学习环境的教育,是一种用环境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去激活学生的情思的教育。“渔场教育”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三大部分:1.“渔场”。包括心智、情思、氛围、交往、问题背景、学习条件等方面。“渔场”的创设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有针对性地创设出融真实性与典型性为一体的和谐环境,尽可能用环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2.活动。既然是“活动”,就必须涉及活动环境、动作、效果、体验。学习活动的建构,就应该是这些教学基本事项在课堂教育环境中的整合。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渔场”(课堂及其特定的环境)呈现生活的丰富与鲜活,从而赋予“渔场”生命的内涵。3.创生。它是活动过程中师生间通过“交往场”进行信息共享后的叠加与整合,是心理和谐共振的延伸与发展。“渔场”是基础,活动是关键,创生是目的。认识“渔场教育”@苏武银 @周光烈 @明兴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