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政府近年来提出了面向21世纪加强国际化教育的指导方针,各地中小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如:东京都港区立车町小学,根据该区外国居民多的特点,开展了“加强友谊、共同成长”为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和家长为核心,就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国际协调、国际和平和  相似文献   
2.
各国师范教育的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师范教育发展很快。无论从体制上和结构上来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师范教育的学制年限普遍延长,规格普遍提高,教学内容充实、多样,普遍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本文拟就这几方面对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师范教育现状作一比较,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能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由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讨论会,于1981年3月10日到14日在广岛和东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及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会议的第一部分议程在广岛举行。到会代表访问了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并传达、讨论了1980年10月巴黎召开的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世界经济合作开发组织,教育革新中心会议精神与1981年1月在广岛召开的第一次高等教育专家国际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历史的卑鄙行径,不仅激起了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的强烈反对,而且也引起了日本教育界的强烈反应。连日来,日本教育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或撰写文章,批判日本文部省篡改侵略历史的行径。他们揭露,日本当局早在战后初期便处心积虑地要把战前“皇国史观”的意识灌输给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但是,歪曲历史不是教育后代之道,到头来只能自食其恶果。  相似文献   
5.
作者简介:尼克洛·阿曼尼提,意大利文坛最耀眼的天才之星。1966年出生于罗马,大学主修生物学,曾经是前卫团体"食人族"的首领。他的名字被人认为是意大利语中"天才"的代名词。他的写作主题相当广泛,作品被译成36种语言,  相似文献   
6.
1868年的明治维新结束了日本几百年的封建诸侯割据局面和“锁国政策”。明治政府为了推行“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的方针,把培养人材的教育事业当做头等重要的工作,并于1871年设立了主管文教行政工作的最高教育机构——文部省。从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均处于高度集权主义控制之下。当时,有东京大学等七所帝国大学,其教学、科研、师资管理、行政管理、财政管理等事宜都被纳入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教育制度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德国,各州实施不同的教育制度。如果,学生的家搬到另外一个州。那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这位学生在那个州已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应该上高中了。而因为来到的这个  相似文献   
8.
田中角荣倡导的“五爱”与“十个反省”日本时事通信社出版的《内外教育》第4490号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谈及了已故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教育言论。文章回忆说,1974年2月,日本在制定颁布《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而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教职员的质量的特别措施法》...  相似文献   
9.
为使更多的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文部省于1985年1月向全国市镇村教育委员会发放并在市面上销售《家庭教育手册(幼儿篇)》。 目前,日本社会上普遍存在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娇生惯养,不注意对子女进行礼貌教育和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等现象。该书则阐明了如何正确地进行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些国家如日本就提出:“提高教师质量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教育发展的成果在于培养教师的努力如何”。法国教育部长伯拉克认为,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一些发达国家比过去更重视师资的培养与提高。它们的一些作法有不少值得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