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等不少省市的许多中小学,中英双语教学实验大有由“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的态势。上海早在1999年就提出“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种”的外语教育改革行动策略,随后又在2001年11月以《沪教委基[2001]87号文件》为正式起点,成为我国大陆首个由地方政府部门组织进行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实验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文本在研究香港的标准汉语同粤语和英语的接触过程中所建立的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的基础上,对汉语与其他语言或方言间的语言接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并建立一个以五个语言变量组成的抽象的连续体模式。把这个抽象模式运用到因两种语言接触所产生的具体语言变体中,可以较好地解释当前我国语言接触中所形成的各种语言变体,尤其是"两岸四地"语言变化所形成的语言变体,并能说明这些语言变体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运动的方向及其规律。文本最后论述了这种连续体模式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形式和功能进行调整的一种有组织的人为干预活动,是一种带有明显群体意识的文化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与语言社区的类型相互制约,因此语言规划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语言规划可以促进语言教育的发展,提高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质,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的新文化建设。作者建议,当前我国的语言规划应该着重做好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原先生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开创者,也是中国语言规划活动的领导者和理论研究的先行者。陈原先生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学科建立了理论框架,为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确定了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还在语言污染、语言灵物崇拜,语言变异与规范,新词新语研究,词典编纂理论,汉语汉字研究的定量分析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还把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探讨了先生的社会语言学学术思想来源,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数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文化和谐论与国家语言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文化和谐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核心的前提下探讨这一理论是否可以成为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其可能性可以从三大方面理解:(一)文化和谐论可以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二)国家语言发展战略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家语言文字的和谐发展需要文化和谐论。(三)又可以从三个重要方面来看:(1)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文化和谐论;(2)汉语国际传播需要文化和谐论;(3)处理好各种语言关系需要文化和谐论。在对当前的一些不和谐语言文字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指出,文化和谐论强调和谐,但并不回避冲突和斗争,这一理论的目标是要在全球多语多文化的背景下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世界民族多样文化的共同家园,与此同时,在我国丰富的文化语言基础上,在两岸四地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7.
正陈原老师是著名的出版家,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学者。今年是业师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在这里追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他给我们留下的知识宝库,缅怀老师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人文情怀。初次见面恢复高考后,197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由于受我国著名汉语史专家黄典诚先生的影响,选修了音韵学和训诂学等课程,开始对汉语史的研究感兴趣,对社会语言学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可以说还不知道有这  相似文献   
8.
香港语言文字使用的格局是两文三语,言语社区的性质原来有了公认的定性的说法,属于双言或三言制。有学者认为这一提法已不能从理论上很好地解释香港语言使用的新变化,认为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这一说法的足够理由。影响言语社区性质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政策因素、语言使用的现状和语言态度。三个因素中,语言使用的现状是决定言语社区性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文章就1997年前后这三个因素对香港言语社区性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进一步说明香港言语社区的语言格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香港言语社区粗分是双言制,细分是三言或多言制,要能够比较清楚地说明问题,最好是通过一个多层的双言体系来叙述。笔者构建了一个多层的双言体系并进行了一些说明。最后的结论是,由多层双言体系组成的香港言语社区,在近阶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使该体系某些成分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没有产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民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代代传承的结果。民俗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民间约定性、相对稳定性、可传承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和传承性是民间约定性长期存在的保证,相对的稳定性是民间约定性存在的基础,也是可传承性的前提条件。既然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金智 《文化学刊》2011,(3):111-113
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社会产生的节日,都带有强烈和鲜明的文化语义。同一般语言符号语义的变化一样,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也会随着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发生变化,产生语义转移现象。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语义特点,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义如何从民俗语义发展成为国俗语义,进一步发展为普世语义。文章还探讨了与世界分享中国传统节日的可能性。作者主张近几年提出的"文化和谐论"来看待节日文化跨民族、跨国境的现象,同时提出应该充分利用节日文化的语义变化的特点,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义进一步明确化、抽象化乃至单一化,以便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与我们分享过节的各种不同情感。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不带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普世文化价值,是有可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群接受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