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直隶的农业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其中,遵化"农算学堂"是全国诞生最早的农学堂;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各类农业教育机构的兴办,不仅为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直隶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
直隶是刨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其中,遵化“农算学堂”是全国诞生最早的农学堂;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各类农业教育机构的兴办,不仅为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直隶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时期,直隶的传统农业增添了许多近代色彩,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新式 农业行政机关的建立,近代农业科学、农业技术的产生和出现等方面.所有这些,都标志着直隶传统农业向近 代农业转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在山东农业技术落后和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由山东巡抚倡导开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被吸纳和借鉴,为以后山东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沂蒙精神发端于沂蒙历史文化,形成于革命文化,发展于现代文化,是沂蒙灿烂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着最本质、最具特色的科学内涵及其强大的精神支撑价值和精神动力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末直隶农事试验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朋欣 《历史档案》2004,(1):118-119
农事试验场的出现,是近代农业技术和试验方法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一个具体表现。靠农民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技术,到中国近代已难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只有采用农业新技术,才能使传统农业得以改良,农业才能振兴。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步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对改良和发展农业非常重视,在其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直隶农业在清末发生了明显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建立农业行政机关、发展新式农业教育、开展农业科学试验、设立农会组织,使直隶的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二是通过发展林业、蚕桑业、棉业,兴修水利及开荒垦地等,使直隶传统的农务事项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农务学堂的兴办,不仅为直隶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蚕桑教育在清末备受重视,蚕桑学堂、蚕桑讲习所、蚕桑传习所以及设有蚕业专科的农业学堂纷纷设立,清末的蚕桑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清末蚕桑教育的兴办,为各地培养了大批懂得近代蚕桑技术的专门人才,促进了各地蚕桑新知识技术的推广和传播,推动了蚕桑业的改良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