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
教师即陌生人,提醒教师以崭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过去理所当然、千载不变、习而不察的"日常世界",去觉察未曾留意的细节和未加质疑的习俗,以新奇、探究、深邃的目光审视自己所存在的真切的"生活世界",开启一场新的意义建构之旅。重新思考"教师是谁"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在陌生人的视域下,揭示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追寻教师自我存在;联结知识与个体的生命体验之间关联,明晰知识是人类参与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解放人类,让学生在自由地选择中成为自我,帮助学生唤醒其沟通自我的需求与能力,将学生带至更澄明的存在。借以新的视界重新意识、体认、觉察"教师是谁",以期打破穿透习惯的惰性,寻求超越时间和经验中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属性,其作为过程、目的和存在表征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基于专业实践作为致动因描绘教师教育的发生过程,为了专业实践作为目的因校检教师教育的合目的性与价值负载性,专业实践存在则通过由外至内自觉式返源显像教师教育专业实践的深层图式。从实践的概念命题着手对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命题表征进行论证,旨在标识一种从自在走向自为认知自觉,敞明和放远教师教育的专业实践意识,进而澄清教师教育的价值承诺并召唤其责任自抉。  相似文献   
4.
教师即陌生人,提醒教师以崭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过去理所当然、千载不变、习而不察的"日常世界",去觉察未曾留意的细节和未加质疑的习俗,以新奇、探究、深邃的目光审视自己所存在的真切的"生活世界",开启一场新的意义建构之旅。重新思考"教师是谁"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在陌生人的视域下,揭示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追寻教师自我存在;联结知识与个体的生命体验之间关联,明晰知识是人类参与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解放人类,让学生在自由地选择中成为自我,帮助学生唤醒其沟通自我的需求与能力,将学生带至更澄明的存在。借以新的视界重新意识、体认、觉察"教师是谁",以期打破穿透习惯的惰性,寻求超越时间和经验中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前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的钟摆中徘徊,20世纪80年代之后,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在政府直接干预下急速转向实践。解制背景下的政府集权,危机余波中的经济理性,政治新右派的鼓吹,教学实践能力的下降,教师数量的波动是这种犹如19世纪学徒式旧模式复兴的重要原因。分析其实践转向及影响因素既有利于把握教师教育的改革动向与发展趋势,也能防止陷入比较教育研究常见的盲目应景跟从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教师进步计划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进步计划是美国全国优秀教学协会开展的核心工程,对于提高一线教师教育质量、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质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该计划的使命,解读其核心要素与实施程序,挖掘其背后的协会及政策支持,将会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作为比较教育学独立学科体系表征的话语体系存在着现实的偏向,这成为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瓶颈。中国的比较教育学者激流勇进,从丰厚多元的本土文化传统架构中汲取知识涵养,创造了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契机。增强阐释的信使角色对"前有"的理解,并在双向交流中深入本土文化的腹地成为塑造学科形象的关键。潜心研读母体文化的精髓并积极实践本土全球化,或许能为比较教育的"半亩方塘"带来一丝天光云影。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在进入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之前,作为观察学徒,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教学和教师的先入之见。先入之见的持续性、反弹性、正误性、过滤性、交互性特征影响着师范生的心理图式变化,一方面容易诱使他们退守到学徒时代所体认的传统教学图景,另一方面也为师范生和教师教育者提供了检视、比较、修正新旧经验的契机。分析学徒观察期形成的先入之见的特征及影响机制,有助于增强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是教师教育中一个长期未得到妥善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使用二分法的加法思维审视这一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的多少,还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结构、各自的品质、所属群体文化联结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师观的影响,用"四维度二层次"的分析框架对两个典型的融合型教师教育模式进行解构,分析其结构特征,以期引发对这一难题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