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早,我是从一篇錾为《最后的潘光旦》的文章。看到潘先生受难的一幕。 这篇文章说到,经过1952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辩才无碍的潘先生变得沉默了。显然,他是想以沉默来避祸。可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还是整到他头上,他不仅被打成右派,还被打人“章罗反党联盟”。  相似文献   
2.
何兆武先生以《上学记》为书名,书写他的口述自传.其中最让读者心向往之的一点是,那时的大学校园,和校门外的社会相比,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有哪些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3.
当两个孩子大学毕业,走南闯北,不断跳槽更换工作岗位,而在每个岗位干得都不算太差的时候,我也该有资格就两个孩子走过的道路,谈谈通才教育了。所谓通才教育,我认为,就是做父母的不要用过于功利的眼光,过早为孩子设定目标,预设自己的价值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孩子过早设定目标的父母真是太多了。本来,让孩子弹弹钢琴、写写大字、画画小猫小狗、到英语之角练练听力与口语,都是很好的事情,属于通才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带着成名成家的强烈目的,让孩子的业余时间只干一件事情,这就枯燥乏味了,有害孩子的天性与智力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而要得到黄金屋,必须头悬梁针刺股,苦读.犹太人却不这样.当孩子刚刚懂事时,父母就会给孩子打开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在书页上滴一点蜂蜜,象征意味地让孩子感到书籍是甜的,读书是个甜蜜的过程.无数平凡的犹太人在这个甜蜜的过程中变成巨人,站在世界各行各业的顶峰.作者剥茧抽丝,娓娓道来,您可以从后往前读,也可以跳着读,耐心地读完之后,您可以找到怎样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怎样攫取追随智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好几年都没有这样兴奋过了.在这个秋夜里,我竟兴奋得无法安枕.兴奋,是由三位年轻人的采访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对大学不满意,就是它跟外面太一样了. 何兆武先生以《上学记》为书名,书写他的口述自传.其中最让读者心向往之的一点是,那时的大学校园,和校门外的社会相比,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那时的老师     
当年,姜亮夫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听陈寅恪先生的课.总是自愧外文根底太差。陈先生引印度文、巴利文以及许许多多奇怪的字.他都听不懂,就是英文、法文,也无法完全听懂,所以感到非常苦恼。去问吧.那就要不停地问。而陈先生的身体太虚弱.天一冷就要穿上两件皮袄,怎能忍心老是问呢?陈先生书读得这样多.学问这么好。身体这么差.仍然在刻苦用功,每个星期都要进城两天,跟人家去学西夏文、蒙古文。作为学生.姜亮夫感到无地自容。可是,感到无地自容的姜亮夫。以后也成了大学问家。  相似文献   
8.
9.
苗振亚 《课外阅读》2011,(18):16-17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而要拥有黄金屋,必须头悬梁针刺股,苦读。犹太人却不这样。当孩子刚刚懂事时,父母就会给孩子打开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在书页上滴一点蜂蜜,象征性地让孩子感到书籍是甜的,读书是个甜蜜的过程。无数平凡的犹太人在这个甜蜜的过程中变成巨人。站在世界各行各业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