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中教研确定为疑难问题探究的一个主题,同仁们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文、言"结合,如何有效教学等一系列的有效方法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笔者自2009年以来,探索把《世说新语》作为初一文言文选读教材,以期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助读的学习兴趣和契机,从而走进文言文学习之门。从两届学生的实践中,笔者感悟良多,整理如下。一.在国学热中把握初中文言文  相似文献   
2.
范剑萍 《教学月刊》2011,(12):29-31
一、何谓“资料助读” 资料助读,是浙江省教研课题“全程助学法”教学语文“助学单”中的一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助学单一般包括“预习助读、课堂助学、资料助读、练习拓学”四个部分。其中“资料助读”在阅读中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写作背景,正确解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文字材料,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料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情境化教学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语文:培东有约》这部书的研究,再结合肖培东的其他课例,梳理出“肖式情境”教学的特点及其创设情境教学策略:“肖式情境”的核心是“文本即情境”,即紧紧立足文本本身,把文本作为生动丰富的情境,在文本情境里设置情境,把文本和社会生活勾连成情境。  相似文献   
4.
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更应是始终走向“尊重生命”的教育。从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中可总结出语文教学走向“尊重生命”的路径,即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展开对话,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生命的魅力,提升精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指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过程。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助学单”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核心,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全程助学”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平衡,关注过程,全面效益”,据此制汀“预习助学一课堂助学一迁移助学”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6.
辋川,因诗人王维而闻名而令人神往。《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抒发了诗人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读来令人情趣陶然。  相似文献   
7.
“浪漫—精确—综合”作为怀特海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过程学说,对于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把握节奏,正确理解教育的“循序渐进”,关注并抓住“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特点来开展教学。本文以初中语文诗歌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探讨分析“近·进·浸”三部曲理论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质疑的往复中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