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台湾文坛散文批评滞后,60年代余光中的《剪掉散文的辫子》打破沉闷空气,成为散文改革的宣言书,倡导现代散文的新范本: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提倡以“感性”与“知性”相济做为散文审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散文“当遗嘱一样写”,散文情感革命,80年代散文的平静——余秋雨散文对散文文体体式的爆破——世纪末散文热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范培松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散文史家,进入21世纪先后出版了《中国散文批评史》和《中国散文史》,合计150万字。本文结合著者的治史实践和学界散文研究的实际,对散文治史的态度、学养积累、散文史观的确立和散文史书写中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等,做了对话式的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由张佐邦主编,王兴中、余松、李丽芳余玫等几位同志协同编写的《现代写作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后,在写作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该书于1990年6月在西安获中国写作学会首届优秀成果二等奖。一些专家学者曾论及此书,现在我们摘登吴积才等七人的意见于后。——编者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现代散文史角度来考察朱自清散文中性压抑的情绪。认为:一、“性压抑”是时代病,这是对正统散文的一种反叛;二、在“性压抑”上显示了朱自清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历史中的文学构成了文学的历史,尊重和敬畏历史中的散文——以“变”为纲,纲举目张——坚持文本“笨”读,并在“笨”中取巧,以巧显示美。  相似文献   
7.
论江南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散文依傍江南文化并以它为生命;对主流文化风貌从彰显到斜姿书写;崇尚冲淡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 不知什么缘故,报告文学作家和理论家迄今为止,都很少去探讨和论述报告文学中的报告艺术。这是一个谜。笔者猜测:是否人们存在这样的偏见,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才是“阳春白雪”,而“报告”是鼓簧弄舌的“下里巴人”,没什么可谈,或不值一谈呢?所以,  相似文献   
9.
我国报告文学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热烈地造就了一大批尊神。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报告文学造神已初具规模。报告文学成了群神聚会的金碧辉煌的天堂。愈到后来,愈不得了,许多杀人犯、交白卷的英雄、残渣垃圾也统统借着文革的熊熊的烈火,涌进了报告文学的天堂。对于报告文学天堂里的神,开始人们还赞叹过一阵子,但到后来,连一些善良的人也对它们大不敬了——因为认清了这些神的历史真面目。各种文学样式,都不能造神,一旦造神,要算报告文学中的神危害最大,影响最恶劣,人们最痛恨。值得庆幸的是报告文学和神结缘的蜜月终于过去了,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片面的热烈的歌颂或批判,再也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了!但是对报告文学造神的历史教训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剖析。从历史渊源看,我国的报告文学虽然崛起于三十年代,但它发展成长必然会从我国  相似文献   
10.
我校管理系副教授吴恩培,继《巨商沈万三》后,又创作了近80万字的长篇小说《百年觅渡——二十世纪苏州的故事》。小说列为苏州市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的作品之一,于1999年9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11月24日,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吴江市委宣传部、苏州市作家协会承办的“吴恩培长篇小说《百年觅渡》讨论会”在吴江举行。与会专家、教授对《百年觅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刊将此次讨论会的部分发言和讨论文章,择要选登于后。“教授论坛”暂停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