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马克思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自创立之初开始,就遭到各种非议或责难.有人认为马克思没有批判哲学,只有实证科学,其突出表现为马克思的社会经济理论.而实际上,这些肤浅的理解显然是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原初的历史语境和时代使命赋予了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实证批判性.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挖掘比较优势,凝练自己的使命与核心价值观,把融入社会、扎根地方、特色立校、以质图强、培养有理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生活贫困、无依无靠、无助无奈的群众生活提供了稳定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保障。但由于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导致一些农村出现“人情保”、资金困难、覆盖率低等问题。为此,推进农村低保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运行和管理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内容丰富的民生主义思想体系,他的民生主义的精华部分,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所发展.孙中山民生主义内容丰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开放门户以及民生社会主义等民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种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语言性学科,它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同时它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说、写等不同途径将它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了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即语文作文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中国实际,前瞻未来发展,在深深把握中国改革发展脉搏、敏锐洞察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我们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国之源,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回顾和梳理乡村农理研究,总结乡村治理经验,以其促进乡村多元治理发展,促进乡村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进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尝试界定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以及民生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生态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即根本途径是发展民生经济,重要途径是发展民生文化,直接途径是发展民生社会,必要途径是发展民生生态,关键途径与基本保障是发展民生政治,强调全面统筹各项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汲取了古今中外民生观的优秀思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原则、途径、保障、标准等基本内容和观点。这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减轻农民负担、财政补贴、基础建设、村客整洁,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目前,一些县乡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基层干部违法行政,独断专行,腐败严重,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发展基层民主,尊重农民意愿,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政治资源,降低执政成本,建构公开、廉洁、高效的法治、服务型政府,激发农村内在活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