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品德课闷,品德课干,品德课不实用",这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品德课的评价。《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通过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通过激发和鼓励尽快让学生活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