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克定律 F=-kx 表明,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理想弹簧)的形变具有可逆性,若以力 F 使弹簧伸长或缩短 x,当撤去 F 后弹簧将缩短或伸长同样的长度 x,并产生同样大小的弹力,而且与弹簧原来是否受力或者自由端是否连接物体无关.利用弹簧的这种特性,可以使许多问题直观化. 利用弹簧的可逆性,可以解决许多与弹簧有关的问题. 【例 1】如图 l所示,质量 m 和 M的两个木块由轻弹簧相连,置于水平桌面上,试分析在 m 上加多大压力 F时才能在 F 撤去后,上板弹起时带起 图 1下板使下板刚好对桌面无压力? 【分 析 】为 了 使 下 板 正 好…  相似文献   
2.
范福生 《教学考试》2024,(13):11-12
<正>2024年1月19日到20日包括河南省在内的九省举行了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的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其他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本文在简要地分析“河南试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建议。从2021年秋季开始河南省采用了新教材,今年考试的形式依然是“3+综合”,因此,本次适应性考试与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完全相同,试题严格地根据课程标准来命制,全卷依托高考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传送带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热点问题,题目的考查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力和运动的关系,二是做功和能量的转化问题,而做功和能量转化关系相对来说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运用功能关系时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为此笔者试图结合实例帮助考生建立起传送带问题中的做功与能量转化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重要运动模型,一般情况下物体是落到水平地面,但近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模拟题中出现了落到斜面、台阶、球面上的实际问题,无疑这是同一种类型的难点问题,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就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用建立方程的办法来确定落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求解连接体的速度关系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常见的求解方法是按照运动的效果将速度进行分解,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很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寻哉普遍适用的最基本的方法很有必要.下面就介绍一种运算简单、又便于理解的用瞬时功率相等求解连接体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一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这个"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物理学习产生"高台阶"的原因学生学习高一物理产生"高台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材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该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它们分别揭示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所遵循的规律.在高考考试说明中,“电磁感应”部分的重要考点及其要求如下:电磁感应现象(Ⅰ),磁通量(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楞次定律(Ⅱ),自感、涡流(工).本部分内容集中体现了与恒定电流、磁场、力学内容的联系,综合性很强,难度大,特别注重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范福生 《教学与管理》2012,(18):141-143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出的基本设想《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造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  相似文献   
9.
平行板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容器 ,高中《物理》第二册教材中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研究决定它的电容大小的因素 ,虽然本实验的现象明显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一些道理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 ,非常有必要给学生讲清一些必要的问题 ,以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问题一 当已充电的电容器按图 1所示的方式与静电计连接起来 ,静电计的指针为何会偏转 ?  图 1           图 2回答 静电计是由金属小球、金属杆、金属指针和与他们绝缘的外壳组成的 ,由电容器的定义我们不难理解它也是一个电容器 ,因此当已充电的电容…  相似文献   
10.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重要运动模型,一般情况下物体是落到水平地面,但近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模拟题中出现了落到斜面、台阶、球面上的实际问题,无疑这是同一种类型的难点问题,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就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用建立方程的办法来确定落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