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国的行政改革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借鉴西方国家掀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选择一种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模式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入 WTO,我们如何积极应对,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加入 WTO 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的挑战,最积极的应对就是加快政府改革。为此,政府必须按 WTO 规则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顺利实现职能转变和政府转型,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分化部分政府职能,转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在保持住我们的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借鉴作为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西方某些具体的民主形式,以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理性审视,探讨文化进步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从而说明各种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以此推动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本文论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中阶层利益协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完善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建立顺畅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实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动因十分复杂,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从社会代价支付与补偿机制缺失、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8.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包含大学生自身特点、就业困难、网络的负面效应、学校日常管理混乱等因素。面对突发事件,高校可以通过采取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建立日常网络监测机制,减少负面舆情发生;规范学校日常管理等措施合理应对,关注学生切身利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语境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所在,而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又是党能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增强其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时代背景、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执政党必须正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是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