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一、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体、明确、恰当的目标是讲评课的灵魂。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训练材料的实际,要顾及与原有知识的联系,要把能力目标放在首位。有的教师上讲评课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因而不能用目标来驾驭训练材料,而是被训练材料“牵着鼻子走”,或误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任务当成目标结果,虽然把题目一道道地讲了、评了,但给人的印象肤浅、零碎,没有在个别性的材料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提练出解题的方法,进而通过反复历练,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评课蜻蜓点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生假日生活新亮点 本报记者:王庆环 李玉兰 通讯员:杨旎 北京大学今年“五一”黄金周共放假9天,法学院2006级的学生牟媛告诉记者。今年是自己在大学过的第一个“五一”。她打算在校园里度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充实的黄金周。  相似文献   
3.
4.
社会热点     
命题一新浪网2010年3月21日报道,3月20日,新疆、青海、京津地区、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16省区都受到沙尘天气影响,中国大约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国  相似文献   
5.
问:2005年高考复习为什么必须重视文言句式?答:文言句式是文言文区别于现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人阅读文言文的一个主要障碍。正因为如此,原全国统编教材在“单元知识和动用”中安排了2个专题进行重点训练。历年的《考试说明》也都把它列为考查内容,并在1996年——2000年连续5年考了文言句式。只是从2001年开始,这一考点在《考试说明》和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加了“★”号,作轮空处理,于是文言句式逐步淡出了考生复习应考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一)高玉宝:从哥哥到爷爷 马兴宇 赵达 他.仅上过一个月的学.却先后写出了总计两百多万字的小说。短篇小说《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拍成木偶电影;长篇小说《高玉宝》在国内用7种民族文字出版,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15种外文翻译出版,仅在国内就印行460多万册.被改编成24种连环画。  相似文献   
7.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惟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纜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欤?”乃谓纜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纜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  相似文献   
8.
“言为心声”,好的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结晶物。课本中的诗歌、散文及其它抒情性的作品尤其如此。即使像小说、戏剧等叙事性作品,其人物语言也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些抒情性、议论性语句的感情色彩也很浓郁。朗读这些作品,必须学会“动情”和“入境”。 首先在感受课文时要学会“披文人情”。第一,先要通过读“提示”、“注释”或其它资料,弄清作者彼时彼地的社会大环境、作者的生平和世界观,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客观原因和主观意图。又要通过对作品细致的阅读和深入的分析,置身于作者用人、事、景、物所构筑成的艺术妙境,弄清作品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物,以摸清感情产生的土壤。第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做到“三个面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据说,每二十个月信息量就要增加一倍,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文字。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的报纸、杂志、书籍诞生,仅每天发表的论文就达六千到八千篇,所以作为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吸收、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导学案"是在本轮课改中诞生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操作手段之一。它凸显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凝聚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一线教师欢迎,并被广泛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导学案"具有如下特点:1.针对性。"导学案"具有明确的使用对象——学生,是教师特地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它主要运用于课后对学生自学的指导,部分内容可以取代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