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村文化播种人──记乐都县民办教师李素娟茹孝宏李素娟是西宁人,在城布里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当年在西宁四中读书时,扎着一对小羊角辫,白皙的脸上有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清,同学、老师们谁不喜欢她!可如今在她身上怎么也看不到一点往日的影子了。人生的...  相似文献   
2.
<涉江>这首诗中,"而"共出现11次.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用法共有七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和李天华同在一个县里教书,只是不在同一个单位,交往不多,仅仅认识而已。然而新近读了他的教研随笔专著《品读经典》后,对他不啻刮目相看,而且钦佩至极了。  相似文献   
4.
茹孝宏 《青海教育》2010,(12):54-54
《文学语言专题研究》是中国修辞学会理事、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培基先生继《修辞学专题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5.
《师说》这篇课文只有400来字,“之”共出现27次,细加辨析,就可看出其用法共有八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修辞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即明确修辞教学的内容,尤其是消极修辞绝不可忽视;结合课文、作文的教学;扩大修辞格的教学;加强学习修辞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以……的……”是中学言中常见的句式,其用法比较复杂,但我们只要把握好语境,并采取灵活的办法,就能将它准确地翻译出来。下面就分九种类型来说明该句式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拜谒柳湾     
正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再到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应折柔枝过千尺……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再到现代毛泽东《送瘟神》(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人们或因柳抒情,  相似文献   
9.
在乐都县城东南10公里的洪水镇村南的拉脊山中,有一条曲折幽深的峡谷,名曰石沟,其里端有座佛寺,名曰石沟寺。
  我于前年端午节结伴寻访了石沟寺。
  据姜湾村遗老称,去石沟寺,可沿石沟之东的盘山小路抵达,亦可先进狭窄的石沟,然后向东攀山爬坡而至,相对来说走石沟比走盘山小路艰难费事,现今几乎没有人走石沟了。的确如此,那天早晨我们到达石沟口时,看到那些朝觐者、寻访观光者都循盘山小路缓缓行走,不见一人从石沟前去。想来也很正常,一般人谁不谋便捷图省事呢。然而对我这个每天蜗居于狭小办公室里与旧文件和电脑文档打交道的人来说,行盘山小路也好,走石沟也罢,都是一次难得的与大自然亲近的好机会,都会有一种心灵得到释放的心旷神怡意趣盎然的感觉。因此我与同伴商定:循盘山小路去,缘狭窄石沟回。  相似文献   
10.
兼语式和主谓作宾式这两类句式在形式上很相似,往往使人难以辨别.例如:   (1)A.老师叫我们打篮球.B.老师看见我们打篮球.(2)A.他请大家来.B.他希望大家来.   从表面上看,(1)A和(1)B很相似,仅谓语部分的第一个动词不同[(2)A和(2)B也是如此].但(1)A和(1)B是两种不同的句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