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代康乾时期,经学大家惠士奇在任广东学政的六年间,广交名士,栽培学子。但是由于不同史料的原因,在清乾隆之后学者即惠士奇门下汇集的广东学子,尤其对"惠门四子"、"惠门八子"的组成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通过对各种史料进行学术梳理,细致的钩沉和考析,可以澄清经学大家惠士奇门下汇集的广东学子有数十人之多,其中佼佼者有"惠门四子"、"惠门八子"和"南海明珠"等。通过考察厘清其演变过程,可以窥见清中期广东士人的学术和交往风貌,反映康乾时期惠士奇对广东士人群体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梦瑶是康乾时期典型的岭南士人.生于南海水乡,自幼接受宗族启蒙和私塾教育,成人后经历教书、习医与当差.宦海沉浮19年,游历南北,几任正堂,擢居府臣.其远游、交往者,多限于五岭.辞官回乡,执掌书院,交往广泛,著述广博.观其一生,彰显出传统士人耕读、荣辱、进退的空间与张力.文章通过考证何梦瑶独特的经历和其交往的士人群体,揭示清代康乾时期岭南士人的清贫生活、遗民思想、通学与专学及西学影响、个体与群体互动等士风特点,以及当时岭南社会与文化的特殊面相.  相似文献   
3.
由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4日至11月28日在华南师范大学行政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证惠士奇督学广东六年,在培养人才、增广学额、旌表化俗等方面的政绩,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以惠士奇为代表的中央文化,将岭南地方文化正统化的努力,使惠士奇及其惠门一派弟子成为康乾时期岭南士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