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女性主义进入中国的方式,可说是出版传播的奇迹。一方面是作为理论的旅行,另一方面更是作为女性主义者形象的旅行,后者更由于其生动可仪的女性主义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对女性主义的想像和接受,也极其生动地参与了中国女性主义的生长和开发。由  相似文献   
2.
平生有两大安静的喜欢,其一是大自然,其二便是读书。一个美丽而不切实际的理想便是, 住到自然山水之间,日夜以读书为业。大学毕业之际,便为了这个类似古代隐士才有的美好生活理想,放弃了所有可能的选择, 眼睛都不曾眨一眨,就决定了继续在位置偏远的校园里住下去。也就是那时到现在,始终把读书和生命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小说与成长的关系出发,深入阐述当代重要女作家王安忆小说写作特征,认为王安忆小说是“心世界”的史性书写。王安忆小说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我们当代小说人物乐于追寻集体意义,急于到大众中消融自己的人物格局。王安忆的小说体现了我们时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生机,也表现了女性写作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简述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子文学》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于1995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北京首次召开的当代女作家作品研讨会,有来自全...  相似文献   
5.
2001-2005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主要以2001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的研究论文及相关著述为依据,描述五年期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女性文学研究中呈现的女性话语权力之争和话语独立理想比之过去更加明确,女性主体性认知复杂性的辨析,身体写作的尖锐争论,性话语权的辩护,及由此带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都构成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不同于过去阶段的新的拓展。女性作家文本的丰富充裕为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细读研究的条件,五年来,文本细读和作品比较研究取得了相当的实绩,研究方法的成熟也带来了女性文学教学的多样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女性文学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论和译著介绍更多强调与中国语境对话,也更加强调系统与多元译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不仅与中国女性写作实践同步前行,而且与全球女性主义学术进行自觉接轨和对话。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小说与成长的关系出发 ,深入阐述当代重要女作家王安忆小说写作特征 ,认为王安忆小说是“心灵世界”的史性书写。王安忆小说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我们当代小说人物乐于追寻集体意义 ,急于到大众中消融自己的人物格局。王安忆的小说体现了我们时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生机 ,也表现了女性写作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  相似文献   
7.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就充满了对自我完善、自身解放的自觉,从而,她仃1有强大的承担社会、命运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比较张辛欣、刘西鸿的小说,可以发现这两位风格迥异的女作家表达着各不相同却互为因果的主题:异性爱梦想及其陷落,女同性爱理想及其实践。五十年代出生的张辛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刘西鸿,一个身处文化首都北京,一个成长在商业都市广州。深圳;一位激烈粗砺,一个清新自然,她们以在现代都市女性心理变异为题材的小说.非个人化目标的。却事实上互为呼应、承续地将商业社会、个人化时代来临之际,男人与女人之间关系存在真实及现代都市女性生存境遇揭示出来,并以纯女性立场的逻辑使之进入女性话语序列。都市是雄性扩张欲望的化身和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文本内外的阐释--关于张洁及《无字》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张洁文本所提供的破碎的女性经验、被放大的宗教化的母性经验、紧张的性爱经验,是一百年来在被动现代化的处境里中国式现代经验的呈现.关于这一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在“概念、经验、实践“三位一体的认知体系中,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简述荒林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