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8月在京,从《北京晚报》读到一则消息,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已将“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选入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北京的烧麦是清代一位王姓山西人引进的,今年《食品与健康》杂志第五期也有一篇文章说北京的烧麦是从山西引进的。北京人将烧麦列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因为都一处烧麦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还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某日乾隆皇帝由通州私访回京,曾在此小酌,烧麦吃得满嘴溢香。  相似文献   
3.
《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撰写。共4章21节,计30万字,上起1368年北元始建,下迄1635年蒙古大汗林丹汗子额哲降附后金,记述明代蒙古276年史事。  相似文献   
4.
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将由我校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陆续出版。该通史最早问世的是第三卷明代蒙古史,已于1991年5月出版。本卷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以下简称《通史》第三卷)共七章21节,计299千字,上起1368年北元始建,下讫1635年蒙古大汗林丹汗子额哲降附后金,记明代蒙古276年史事。按《蒙古民族通史》的总体构思,林丹汗时期的史事移第四卷叙述。作为出版社方面代表,在与《通史》的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试图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汉字书法的态度,分析历代统治者关注汉字书法的种种现象和原因,以及对汉字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并试图概括描述三个不同阶段的总体特征 ,进而考察某些出版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北魏初年,拓跋珪整饬阴山以北的草原秩序是从征伐东部的库莫奚开始的。登国初年库莫奚所居弱洛水,即今天的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西北方向的达里湖就是登国年间的鹿浑海。鹿浑海西北百里之余的意辛山,应为今天锡林郭勒盟的平顶山。意辛山是进入锡林郭勒草原的标志性象征,这片草原也是当时漠南地区最富庶的草原,是若干草原部族共生共聚之地。登国六年(391年)拓跋击败柔然的“南床山”,可能是意辛山的汉语称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