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引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生态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生态课堂的构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展示、分析笔者在不同阶段执  相似文献   
2.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教材编写特点1.提供了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现了数学与  相似文献   
3.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于媒体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缺憾,这当中也反映出了一线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数感"培养存在的共性和困惑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出现的缺憾过程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愿与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历史文化的缺失。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有选择性的虚无化,以"理性探讨"为幌子批判中华文化,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以文化信仰为契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话语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文化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线。  相似文献   
5.
涉及分数内容的学习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当单独地进行分数概念的学习时,学生总觉得非常简单易学,而一旦进入分数乘除法的学习后,老师们会突然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雨后春笋一样陆续暴露出来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分数意义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l、经历大数估算的过程,学会大数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教材编写特点1.提供了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内容里,教材由五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和工厂产品检验两个事例引入,首先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了解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在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章节中,大量的例题、习题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纳税和利息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单独的章节呈现了出来,给教材赋予了浓厚的经济色彩,时代感强.练习题的题材涉及面则更为广泛,有日常生活、校园生活、自然科学、交通、经济金融等众多方面,题材比较新颖,较好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提供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内化活动实现的.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材在编排时尽可能地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中,学生在认...  相似文献   
8.
莫慧萍 《成才之路》2020,(10):44-45
学校立足办学定位和价值理念,整体改造学习生态,整合学科与活动、课内与课外、学校和家庭,坚持环境浸育、活动润育、课程涵育、家校共育“四育”协同育人机制,提出梦想教育理论,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构建梦想教育体系,让“充满梦想、实现梦想、超越梦想”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莫慧萍 《湖南教育》2006,(12):32-33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于媒体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缺憾,这当中也反映出了一线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数感”培养存在的共性和困惑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出现的缺憾过程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愿与同仁共探讨。片段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历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老师接着借助于媒体演示如下:分析与思考:“万以内的数”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陌生了,那么如何去尊重学生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