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的智力与能力自古以来就存在差异,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有先进的优秀者也有落后的后进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能分出等级,即使在数学学习方面也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重视在教育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这是叶澜“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我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积累了十分有意义的经验,给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研究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4.
心理关怀本质上是生命关怀,追寻的是生命体的自主发展、精神成长和健康成长。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超越了传统以心理问题为指向的过于形式化、浅表化、封闭性、约束性、保守性的教育路径。它强调教育过程要直面生命的心理关怀,让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有助于人的生命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精神—心灵成长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关注生命、完善精神作为心理关怀的起点与追求;以自主发展、积极教育、健康促进为心理关怀的建构路径,积极创造生命关怀的广阔时空。  相似文献   
5.
莫杰麟 《乒乓世界》2007,(2):I0018-I0018
北京有很多很多的乒乓球馆,但许多北京的铁杆乒乓迷都会选择在大学球馆里打球,不仅是因为大学球馆设施完备,更重要的是大学里浓重的国球氛围使每一个热爱乒乓的人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提起学院路和乒乓球,大家都会想到清华和北大。  相似文献   
6.
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课必须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切实赋予学生科学探究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并深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以形成科学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莫杰 《大观周刊》2012,(32):167-16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众多建筑企业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不断强化和完善建筑工程预算的审查是增加建筑工程投资收益,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维持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本文指出了建筑工程预算结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强化措施,希望对业内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健康是人的心理机能健全的标志。生命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成长的依托就是人的身体、心理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的健康状况。一个具有健康行为的班级或者个体必然是身体(班级机体)与心理都健全的。学生健康行为习惯是身心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班级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的方法,推进班级健康行为的培育,应是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在“教”和“学”的活动过程中一同得到发展。还要求教师对所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反思。我认为及时反思的同时还需要“延续”。学生的数学日记,是教师课后反思延续的有力依据之一。我一直关注学生的数学日记,也一直反思自己所组织的每一次教学活动,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活动最为普遍,教师习惯 性通过课文阅读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 结构。如果我们可以稳步提升阅读课的教学效率,则可从很大 程度上改善本学科的教学效益,转变初中生语文学习行为。因 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阅读课堂,充分发展初中生的自主阅读行为,让学生能够真正取得阅读进 步。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阅读问题,唤 起学生思考;丰富合作交流,完善学生感悟三个角度来分析初 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构建自主性阅读课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