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传播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历史上中国文化主要借助于战争与扩张、向外移民、宗教传播、派遣使节、经商贸易等途径向世界传播。正是靠这多种通道,世界各国人民才能了解到丰富多采的中国古老文化传统,并依据时代和社会需要,充分吸取其中对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益成分,完善与改造自身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
西方比较文学热衷于泛理论和泛文化研究.而对学科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非常淡薄。现在不是比较文学“消解”文论.而是比较文学在被文论“消解”。因此比较文学在西方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严重的处于“十字路口”。由此否定各种文论也同样不可取.因为当代各种文论对文学研究带来的贡献正好是同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特点合拍。中国比较文学要想进一步发展.除离不开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外.尚需解决好三个问题.即(1)跨文化体系及其“因缘结”的困难;(2)中西文化体系之间具体操作上的“概念困惑”;(3)本学科传统积累和“知识装备”现实要求之间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卡莱尔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马斯·卡莱尔采撷与利用儒家政治,极力谴责西方近代文明弊端。卡莱尔之所以钟情于中国古代"文人当政"统治模式,源自于对道德力量的呼唤;同时对劳动创造的崇尚,又使他将中国皇帝称誉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和勤劳的伟人。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西方知音。  相似文献   
4.
《公无渡河》和《始祖犯罪》这两则并不相干的故事,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不容忽视的:公因其狂妄之心置妻子的理智劝告于不顾乱流而渡,结果丧失了性命;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则是因听信蛇(撒旦)的说辞而偷吃了禁果,导致被逐出伊甸乐园。通过对比解读,两者在反抗、否定、丧失、奈何等四个方面有鲜明的一致性。均因理性的丧失而遭致的无尽灾难。因此,没有理性与秩序,世界将一片混乱,然而,只剩理性,世界又将一片沉寂,这样两者所昭示的都是人类无法逃脱的悲剧性命运,构成了关于人类困境的象征性基型。人类文明史就是在不断地制造与消解困境中艰难而又充满信心地向前延伸的。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对我国五四新学作家的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曾产生过很大影响。而作为以对的学衡派同仁,则借助于华氏诗歌的译介,凸现了中国古诗化传统的价值。研究们则从多方面探析了华氏诗学观念和诗艺特质各种报刊和诗歌选本地登载了华氏诗歌名作。新中国成立50年来华慈 华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坎坷曲折的 人们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消极的或反动的浪漫主义诗人到英国诗史上第一流大诗人的变化过程,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6.
比较学对21世纪新型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比较学与中学语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这无疑与培养跨世纪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不相符的。在语中引进比较学观念从事教学活动,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是结合课堂教学引入比较学,利用比较学跨化比较的方法去解读、分析课,以求拓宽视野,培育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增进学习热情,提高课的阅读分析能力以及作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突破现行语课教学中亟待改革的传统套路。  相似文献   
7.
新视野新观念新方法——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一些体会葛桂录一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已在世界上盛行了一个多世纪,它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文学鉴赏和研究的国际眼光、现代意识和立体思维方法。尤其是当今第三世界比较文学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沟通各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桥梁,难怪...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研究诗歌形式系统的又一组论札,包括:(1)中西诗歌形式的主导美学特征;(2)中西诗歌的语符系统及其差异特征;(3)中西诗歌的诗体构成与群类构成及其美学表现功能;(4)中西诗学对诗歌形式的研究概观等等。  相似文献   
9.
林纾翻译介绍狄更斯小说五种并产生很大影响之后,民国时期又有一批翻译者陆续介绍了狄更斯的不少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在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认识方面,既出现了不少译自欧美、俄苏的评论文章,也有我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收获。这些著述大大促进了普通读者对狄更斯非凡生活经历、独特创作风格以及不朽文学贡献的了解和把握。同时,由于社会现实需要、文学本身要求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诸多影响,使得狄更斯在中国新文学家(老舍除外)那里无法达到全面而深刻自觉接受的程度。尽管如此,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人物描写的独特魅力等,仍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细读作品发现,莉丽的绘画既是其自我价值的载体.也是她与混乱现实抗争的物质手段,又是她内心苦闷的精神避难所。那张油画十多年的构画过程正表征着她那艰难的心路历程,即不断试图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痛苦过程.其心理苦痛在于:既想极力摆脱垃姆齐夫人的诱惑力.以维护其冷淡、超脱、无求于人的独立精神.同时又不自觉地深受拉姆齐夫人的影响。促使这一痛苦历程终结的主要前提是垃姆齐夫人之死,从而得以使其解除自卑情结,最终恢复创造力.莉丽这一形象也正是理解小说家沃尔夫不平凡一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