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本课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读懂课文认识环保的重要性,自觉担负起环保的责任与义务。根据这一教学要求,教学中若采用变序教学,先晓理,后动情,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第一次变序抓重点句展开教学教师通过直接切入课文第九小节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能够较全面概括出地球特点的语句展开教学,此句辐射课文第1、2两段:第1段(第1自然段)主要  相似文献   
2.
3.
在教完《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火烧到邱少云身上时,身上的子弹、手榴弹怎么不爆炸?”这个问题我始料未及,反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学生讨论过后,有的认为邱少云在大火烧身时,把子弹、手榴弹紧紧地压在了自己的身下;有的认为邱少云把弹药轻轻地放到身旁火烧不着的地方去了;还有的认为邱少云没有带手榴弹,只有子弹,而子弹的爆炸声音与茅草燃烧时毕毕剥剥的响声差不多大,敌人不会注意……学生想得有他的道理。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我一时下不了结论。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到课外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4.
生1:老师,我对第11自然段有个看法,可以说吗?(第11自然段:紧跟在后面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师:哦?很好!你想说什么?生1:我觉得大象不会那样无情,带头的老年公象栽进河流,跟在后面的象群不会抛下它,肯定会去救它。师:动物之间也会互相关爱,可能会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生考虑、讨论、交流)生2:我认为说得很对,我经常看《动物世界》,发现动物也有灵性。它们天天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早已结下了生死之缘,遇到危险对它们来说是常有的事,老象遇到突然而来的灾难,其他象一定…  相似文献   
5.
教学完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外公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时落泪),学生明白了外公教外孙女读唐诗宋同时落泪的原因“这些诗句触动了他的思乡感情,他深爱祖国,怀念祖国,却身在国外,不能回去”之后,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师:你们知道了外公落泪的原因,而作者在当时知道吗?  相似文献   
6.
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九册《嫦娥奔月》最后一小节,教师出示语句"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引导学生想象人们会用什么语言祝福嫦娥。这之后联系一首词中的一句话"嫦娥奔月,带走的是美丽,留下的是牵挂"对教学进行拓展。 师:人们祝福嫦娥,而在月亮上的她会牵挂谁呢?  相似文献   
7.
8.
教学课文<钱学森>第7自然段时,围绕第一句话"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中的"一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这一句话中的"一刻"是什么意思? 生:"一刻"指很短暂的时间. 生:也可以指每时每刻. 生:任何时候 生:不管什么时候. 师:说得对,"一刻"的意思就这么简单.明白这之后,大家想想这句话中的"一刻"包括哪些时候?联系全文以及对钱学森的了解好好考虑.  相似文献   
9.
翻开最新一版(2012年11月第9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科书,发现第7课《人类的"老师"》第一句话有了改动。旧的版本中是"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现修改为"科学家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为什么去掉原句中的"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