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导致学界在"到"的词性上出现了分歧。我们把"V到"小句分成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的变换形式和四种类型对动词的选择两个角度系统考察了"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总结出了"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紧密程度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  相似文献   
3.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学的有效方法.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各种技能.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根据胡裕树(1981),位于主谓句句首的“在 X 方位词”应该是全句的修饰语。本文着力讨论“在 X 方位词”的内部结构要素、内部结构关系,同时揭示出“在 X 方位词”在语篇中不同层级单位的对内成活、对外衔接的动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导致学界在“到”的词性上出现了分歧。应把“V到”小句分成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的变换形式和四种类型对动词的选择两个角度系统考察“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了解“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紧密程度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